既然師傅是為了她才那樣做的,既然師傅都已經那樣做了,自己回去還有任何意義嗎?難道回去之後不隻是浪費了師傅的一番心意?難道回去看見師傅倒在地上,而後再讓師傅看見自己倒在地上?發生這樣的事情,難道不會讓師傅就算死都無法瞑目了?
所以,蘭若絕對不能回去。所以到現在蘭若還活著,還好好地活著。
隻是,有時候一個人活著不是比死了還要痛苦?死了之後,人不就完全沒了知覺?一個完全沒有了知覺的人,又怎麼可能感覺到痛苦,怎麼可能感覺到撕心裂肺的痛苦?
風在吹,湖水在蕩漾,陽光在照射。
但是,蘭若的心底卻連一點陽光都沒有了。
眼淚,蘭若的眼淚又流了出來。
她從來就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她從來給人的感覺都是冷冰冰的沒有一點感情的。即便是現在,蘭若在哭著,她的臉上也沒有過多悲痛的表現。
隻是人們不是都這樣說嗎?多情的人往往最無情。無情的人往往最多情。
一個人若好像對什麼都很冷,那是不是就是說這個人已經將自己所有的情感,都投到了某一樣東西上麵,以至於她完全不會再在意周圍的一切?
或許真是這樣吧。至少對於蘭若來說應該是這樣的。
要不現在蘭若為什麼會哭?為什麼會有一種生不如死的感覺?為什麼會在明明有陽光照射的地方,卻感覺不到任何一絲的溫暖和任何一絲的光明?
默默地看著湖水,默默地哭著,蘭若終於從地上站了起來。
蘭若來到了湖邊,捧起了一把水,輕輕潑在了自己的臉孔之上,將滿臉的淚水洗淨。
而後蘭若竟然對著湖水展開了一個笑臉。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久沒笑的原因,蘭若嘴角扯起的弧度很別扭,笑著竟然比剛剛哭著的時候還要難看。
隻是一個人還能笑出來,無論她是開心地笑或是痛苦地笑,那是不是說明她已經接受了不幸,是不是說明她又重新有了希望?
現在可以說什麼都已經失去了蘭若,她還可能有什麼希望?
或許是有的,陽光照不進心裏,或許並不是因為沒有陽光,而是因為沒有一扇打開的門。隻要有誰來輕輕將門推開,陽光不就能照進去了?
但那個人在哪裏?那個人又是誰?
那個人當然是李堯。就如之前所說,蘭若看起來是個無情的人,實則卻最是多情。
她從來沒有如何表現出對李堯的愛,但是她卻是那樣的愛他,就算在最危險的時候也總會想起他。就像是在最無助的時候她會想起自己的師傅一般。
所以,現在蘭若要去找李堯。找那個師傅說可以讓陽光照進自己心裏的人。
蘭若本來就不是一個擁有很多的人,現在她卻又失去了最為重要的東西。所以,現在她要去爭取一些東西。一些可以讓她重新看到陽光的東西。
或許會有那麼一天吧?會有那一天陽光能照進她心裏的一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