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眾人又沉默了下去,半響後,方有人說道。
“你們怎麼都忘了那騎著驢離開的少年了?我看冷血劍客和沈明都不是那少年的對手,我看,那就是一個能打贏陸機的少年。你不見人家離開的時候優哉遊哉的嗎?如果不是有強大的修為,他怎麼還可能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還能如此悠哉?”
聞言,大多數人都搖起了頭來。甚至還有四人冷笑了起來。這四人正是之前和李堯有接觸的那四人。
“剛剛我們沒聽得清他們在說什麼,但是,你們也看見了沈明似是想要和那少年交手的。如果那少年真是修為高深,怎麼可能還轉身就走?那少年莫不是看準了他這樣做,沈明就不會動手了?”
“我看也是,那少年就是看見沈明厲害才逃的。”
“你們怎麼就沒看見,剛剛少年把呂全叫來的兩個高人打飛的場麵?”
“這能說明什麼?天生神力的人,我們還少見嗎?能一棍將一人打飛的力士,並不一定是修為高深的人。剛剛眾人的注意力都在少年劍客身上,讓這個少年撿了便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對啊,你們看見那少年和呂全和沈明交過一次手嗎?”
“你們就怎麼長了這麼一雙狗眼?看人都不會看,按我說,那少年才是最厲害的。”
再接著,眾人便爭吵了起來,爭得麵紅耳赤的。
當然,認為李堯厲害的人隻在少數,所以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李堯並不是一個修為特別高深的人,隻是一個天生神力的力士。依據是,李堯不敢和沈明打,而是灰溜溜地逃了。
江湖就是這樣,就算親眼所見,隻要心中認定了什麼東西,或者說心中想要去認定什麼東西,他們就會這樣認為,而不管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這些人的潛意識裏,他們並不希望江湖上出現太多的青年才俊,更不想去認可太多的人,因為越是這樣,他們就越是會覺得自己沒有機會出頭。
所以此刻,就算他們隱隱覺得少年有點厲害,也會刻意去回避這種想法。特別是那和李堯有過接觸的那四人。剛剛談論中,說李堯不厲害說得最凶的也是這四人。
而親身經曆剛剛一幕幕的那三四十掌劍門的弟子,卻不能睜眼說瞎話了。他們很清楚李堯是真的很厲害,甚至比冷血劍客比那沈明還要厲害。
隻是,此時這三四十人都已經走了,或者說逃了,再沒機會去給李堯正名,再沒機會去給李堯爭名聲。
如果讓李堯知道自己為此少了一個出名的機會,真不知道他會不會立即快驢加揪驢耳,去追趕那三四十人,而後將他們全部綁回來,逼著他們一間間酒館一間間客棧地去說明他的厲害。
無論如何,經此一役,李堯被一些人知道了,但是還沒有真正出名,還沒有真正成為江湖中的一號人物,並不會惹來太多人的側目。
而此時,李堯也管不得這麼多了,因為他遇見了一件好玩的事,或者說遇見了一個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