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幽甩甩頭,將腦袋裏的混沌甩走,正巧這時譚林派來的小廝尋了來,小心翼翼的對潭幽說:“大人,您要求的房間已經準備好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潭幽正閑著沒事,就點頭答應了。
潭幽跟著那個小廝,順著府中花園的小徑,沒多大的功夫,就看到了一座別致的小院。
周圍是蔥蔥的竹林,彌漫著竹葉的清香,整座小院由墨淚竹建造而成,清雅淡遠,沒有多餘的裝飾品,卻處處透著溫潤儒雅的氣息,與潭幽身上的氣勢截然相反。潭幽心中疑惑,自己隻是要求一間房間而已,怎麼就搞出了這麼一棟小院?而且這股氣勢,雖然不討厭,卻絕對談不上喜歡,譚林雖然懦弱圓滑,但絕對不會看不出來,他把自己安排在這裏,到底是何用意?
正在這時,一道平靜的聲音傳來:“進來吧。”
這聲音就好像整棟院子的氣氛,好似沐浴在月光之下,讓人感受到寧靜。譚幽也不矯情,對小廝擺擺手,示意他可以下去了,就推開了門。
入內,先聞到一股淡淡的蓮香,接著就看到了一個仿若藍蓮一樣的人。
一頭墨發傾瀉而下,長度竟有潭幽的兩倍有餘,在地上打了個轉,男子手捧一卷書,白玉般的手指根根分明,棱角有致,一身潔白如玉的皮膚吹彈可破,聯女子都忍不住自慚形穢,那一張臉更是惹人眼球,明明毫無表情,卻不顯生硬,反而有一種超脫紅塵之外的清雅淡然。
“在下倪夜,不知閣下如何稱呼?”潭幽象征性的拱了拱手,沉聲問道。
“倪夜?嗬嗬……倒是好名字,我的名字你不必詢問,該知道時你自會知曉。”男子扯了扯嘴角,似乎被潭幽的假名字雷到了,一瞬間仿佛滿天星辰都聚在了男子的眼中,粲然的笑意有一瞬恍了潭幽的眼。
那男子卻沒有在意潭幽究竟怎樣,低下頭,用手輕撫書頁。
潭幽晃過神來,看到男子的動作有些驚異,湊上前,用手在男子的麵前晃了晃,男子卻沒有任何反應,不由得心生幾分同情。
原來是一個盲人。
卻不想那男子開口道:“不必試探,在下確實看不見。”
潭幽麵具後的老臉一紅,咳了兩聲,開始打量屋內的的環境。四下皆是實木的家具,並沒有太多的裝飾,透著一股溫潤的感覺。
“你的房間在西廂房第二間,出門左拐直走便到了。”淡淡的聲音再次響起,潭幽點點頭,卻忽然想起男子看不見,就輕輕說了聲謝謝。
在潭幽出門的一刹那,背後的男子放下手中寫有盲文的書,雖好看卻空洞的眸準確的望向潭幽的背影,若有所思。
“荼蘼花……末路之美,開到荼蘼花事了,塵煙過,知多少,韶華勝極,不分彼岸。花葉永不相見,何必執念?佛曰: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都是癡兒……”
輕歎口氣,“但願我佛慈悲,莫要以天下蒼生為祭才好。”
輕闔雙眸,用手遮著下巴,伏案睡去,未曾見男子移動半分,隻道是天生殘疾,不自由身罷了。
……
------題外話------
不自由身:對於天生殘疾無法行走的人的委婉說法。
荼蘼花:一說即是彼岸,夏天的最後一種花,有分離,完結的含義,並無真實圖片,蘇軾曾道: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王琪詩: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
”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是根據自金剛經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感悟而已。是有些學者認為荼蘼和彼岸為同種花的原因。
“開到荼蘼花事了,塵煙過,知多少。”出於曹雪芹《紅樓夢》中第六十三回女仆麝月抽中的簽:荼蘼——韶華勝極,背麵即為此句,暗示了女仆麝月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