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山一聚(1 / 2)

自太古以來,能人異士數不勝數。曠世奇才,層出不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如諸葛孔明;才華橫溢,下筆生花如詩仙李太白;吳節當風有筆不周而一周之妙如吳道子。此些能人變不一一贅述。如今天下,雖無各種奇才百家爭鳴知象,但有一人卻稱得上為人中龍鳳。其姓名無人知曉,世人稱其為武仙,身世不詳,但天資絕世,前無古人。曾坐觀少林高僧練一趟擒龍手,高僧打完收勢,其起身重打,招式穩重踏實,深得精髓,似數十年苦練所得。

武仙一生別無所求,唯有對武學癡迷不已,已達廢寢忘食之境界。遂有些人更願稱之為武癡。正所謂高處不勝寒,武仙憑借一身武學打遍天下未遇敵手,被認天下第一,因而感覺再無可求,便隱居天山。為了不使一身絕學無法傳承,於是費盡艱辛收了四名關門弟子,分別為大弟子岐暉,二弟子柳靜,三弟子展雲,四弟子嶽楓。四人個個聰慧絕倫,跟隨武仙十餘載,便成為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武仙見四子有如此天資,萌生一念,命其四人各自下山到各大門派鑽研各家武學,並相約五年之後天山一聚,交流所得。願達武學最高境界。時光飛逝,五年之期轉眼便至。

天山峰頂,一位老者盤膝坐於石台之上,白發白須,一身白衣,一副仙人之像。正前方一片空地中,一青年舉劍而舞,觀其麵像,清秀俊朗,貌如潘安。看其劍招,時而剛烈如焰,時而平靜如水,時而快若流光,時而飄如落葉。一招一式無不精妙絕倫。石台之上,老者微微一笑,麵露滿意之色。轉頭輕語:“柳靜,你師兄這劍法卻是高明,比起你的金光月影破可是高出一籌”。被喚作柳靜之人,一身僧人裝扮,身披袈裟,慈眉善目。“師傅說的是,大師兄悟性極高這劍招更是高深莫測,那是我這般雕蟲小技可比,再說….”“行了,二師兄”,還未等柳靜說完,方才一直席地而坐之人站起身說道,此人衣著隨意,頭戴草帽,腰別酒壺,一臉不羈嬉笑。:“你還真把自己當成和尚了,你說你和大師兄,一個去了靈隱寺,一個去了仙劍門,一個當了道士一個當了和尚,哪有師弟我逍遙快活。”說罷,便拿起腰間別的酒壺喝了起來,這人便是武仙的三弟子展雲。此時一旁未曾言語的黑衣男子淡淡說道:“師兄雖然快活,武功卻是越來越高啊。”展雲聽後也不說話,哈哈一笑,繼續喝著酒。

此時,場中白衣男子舞完収劍,略微調理,上前施禮。武仙手捋長髯,微笑道:“不錯,岐暉,這劍法的確不凡,你來講講有何名堂啊。”“師傅過獎了,弟子下山之後,拜入仙劍門,門中絕學名為天循七劍,實為七種不同的劍法,各有特色,卻十分高深,一般有天資的者,可學其一,十年便可小成,掌門見弟子頗有天分,便將七種劍法全部授予,弟子不才,至今五年,已全部融會貫通。”說道此處,岐暉不免有自豪之色。武仙聽罷,也是點頭表示讚許。“此次相聚,岐暉與柳靜的確不負眾望,展雲雖無出彩之處,但博學眾長,也算是有所收獲。”說完,武仙轉頭望向黑衣男子,一臉期待問道:“嶽楓,你自上山以來,為師便發現你的氣息與以往大不相同,不知這些年又何領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