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堅持(2 / 2)

傅瑾瑜說道,“其實林蔚一家人的案子不僅她一直沒有放棄調查,我也是十分關注,在聽說了他家的事情之後,我曾經對罪犯也進行過一番分析。這種比較典型的大宗謀殺案,全家滅門,凶手通常有一個十分典型的特征,就是遭受了他承受不了的巨大挫折,惱羞成怒,或者對自己生活比較絕望,年齡一般在35到45歲之前,認為自己的人生沒有好轉的可能了,所以才做出這樣拖著別人下地獄的事情。”

傅瑾瑜繼續說道,“這些凶手通常經過仔細的計劃,甚至有的經過非常長期的準備。我曾經經手過一個很類似的案子,那個凶手們明目張膽的策劃了殺人,策劃了很長時間,大概有一年多的時間,甚至大量的學習大宗謀殺的影像資料,然後連殺五十多人,當時我們都挺震驚的。”

“這一點跟我們的凶手吻合,他是有計劃的。”

傅瑾瑜說道,“大部分大宗謀殺案的人對武器都比較有執念。從國外的數據統計得出,這些大宗的凶手對槍支很感興趣,在我們這起案件當中,體現在了他對武器的選擇。我們這起案子的凶手使用了特製的武器。”

“我決定我們還是應該排查死者一家的人際關係,”傅瑾瑜繼續說道,“通常大宗謀殺案所選擇的目標基本都是心懷不滿的對象,或者說是他們十分憎恨,會給他們帶來不幸的人。所以說,凶手跟死者的家庭之間,一定有某些我們還沒有調查到的聯係。”

“可是我們問詢了很多人,都沒找到跟他們一家有恩怨的人,周圍的反饋結果都是是好人……”

傅瑾瑜說道,“這類型罪犯,他的動機關無關大小的,即使是很小的摩擦,在我們看來無關緊要的東西,在他們眼裏也可能會無限放大的,甚至對他們是帶有侮辱性質的,充滿仇恨的。”

陳諾露出為難的笑容,“如果是這樣,我們在排查動機的時候,確實很難找到跟他沒有過節的凶手。一般人對這種小事情的記憶點往往是很低的,在我們調查的時候,很少有人會記住這些或當做線索提供給我們。”

“既然能調查的清楚,死者跟別人沒有什麼大的過節,如果是小的過節能夠造成這麼大的恩怨,滅他滿門,並且能夠順利的進入了死者家,那一定是在他身邊的人,一般都不是那種關係很疏遠的,往往是關係比較親近的朋友或者同事。”

“而且這種小矛盾積累起來的怨恨,往往不是一天兩天的所有這個人。跟死者之間關係我們應該著重調查一番。”

陳諾點點頭,“我去局裏麵,分派大家再去找人問話,這次問的東西細致一些,順便問問看他們有什麼不在場證明。”

傅瑾瑜繼續說道,“這是一起十分有計劃的謀殺。我認為他應該會找好自己的不在場證明。”

陳諾肯定的說道,“隻要是假的,就一定會有漏洞。”

陳諾找人去安排工作了,林蔚這才找到傅瑾瑜,“剛才,你們兩個說什麼還非要避開我?”

傅瑾瑜頓時有一種被捉到的心虛感,不過很快鎮定下來,拍了拍林蔚的頭頂,“哪有避開你?其實你剛才在我們也會說的,剛才在討論關於凶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