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編者的話(1 / 1)

我們在策劃這一部叢書的時候,向一些作者發出了一封約稿信,其中說:

“我們這部叢書回避了‘思想家’這個提法,而用‘思想者’,還不單是為了謙遜。我們不要求我們的作者都如同思想史上的那些思想家一樣,都有一個自成體係的原創性的思想。我們自負的是,叢書的每一位作者都在不斷地思考曆史和現實,傳統與未來,中國與世界,社會與文化等等這些題目。他們的作品,也是在引導和啟發讀者思考這些題目的。編印這樣一部叢書的意圖,想必可以得到您的讚同吧。”

“我們從平日閱讀的印象中,覺得您是一位在深思著的作者,所以冒昧相邀,如蒙俯允,不勝榮幸。”

“我們想每冊字數二十萬至二十五萬,基本上從已發表的作品中選錄,最好是發表之後在讀者中引起較大反響者。不論是否已編入文集,均可選錄。隻要圍繞著‘思想者’這根主軸,論文、筆記、隨筆、雜文均可入選。倘有未發表過的合適的新作亦可編入,但不作為一項要求。”

這叢書的編輯意圖和編輯辦法就是這些。

每一個人的思想都應該是獨特的,既然號稱思想者,就不會與別人雷同。叢書的每一位作者,他思考的範圍、題目,他思想的傾向,都各各不同。因此,每一位作者隻對他自己的這一本書負責,不對叢書中其他作者的書負責。每人發表的都是自己的意見。並不表示這些意見全是編者和出版社讚同的。

第一批推出六種。假如讀書界願意接受這叢書,我們想接著再編印若幹種。我們看見,在這世紀之交,在思考著這些題目的,並不是隻有少數人。

朱正 秦穎

1999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