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龍海新能源(1 / 2)

孫大法道:“峰穀電製冷製熱,目前來講,是效益最好的,但我們不能隻局限於現在。這收益的好壞與國家的能源價格政策有關,如果國家沒有峰穀電,那我們就談不上收益了。我們做事,要影響政府,要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這蓄能除了削峰填穀,就沒有別的好處了。

削峰填穀,對電廠的發電機有利,對尖峰用電緊張有利,但如果電廠擴大了發電機設備,峰穀電價就會撤消,我們不能受製於別人。但也不能丟掉這塊蛋糕,我們可以設置幾台電空調,做一個大的水罐蓄能。”

太康奇道:“怎麼用水來罐能呢?莫非要找個大的地方來擺水罐?”

他們說話的時候,護士過來給太康換了藥,孫未也過來叫孫大法去吃飯,可孫大法與太康談得正濃,哪想出去吃飯。他讓孫未叫外賣,要一邊吃飯一邊和太康談,孫未嘟著嘴巴去叫外賣去了。看爺爺興高采烈的樣子,他竟和陳太康有共同話題,不會談到我和寅姐吧,孫未心砰砰跳,她趕緊去想別的事,心髒不好受不了啊。

孫大法接著道,“當然要擺水罐,我們的水罐要擺在室外,做成三四十米高,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是我們能源站的廣告,我要讓政府、學者、老板們來參觀,給我們打廣告。而且除了廣告外,這能源站還有大用處,因為它比較高,所以能定壓,讓我們供能用戶末端保持恒定壓力。”

“一舉三得呀,這蓄水罐確實好處多多,投資應該很大吧?”太康比較關心投資,沒辦法,當老板,處處要考慮錢。

“做一個直徑二十米,高度三十米的蓄水罐,投資需要500萬左右,能保證20萬平米供能8小時。如果換成蓄冰,投資至少得2千萬,而且蓄冰隻能製冷,無法製熱。但蓄冰也有優點,蓄冰體積小,占地麵積小,供冷溫差大,適合遠距離輸送。我們這個項目,雖然大學城麵積較廣,但商業區還是很集中,用蓄水是可以滿足要求的,不必做成蓄冰,那投資既高,回收期長,還不能蓄熱。而我們熱也是要蓄的,除了發電機廢熱用來製熱外,我們還需考慮其它熱源,那就是地源熱泵。”

地源熱泵也是孫大法的課題之一,現在這個課題是吳優在領導研究,吳優是孫大法的關門弟子,是孫大法思維的延續。

“地源熱泵也是屬於電空調的一種,隻是冷凝端從冷卻塔換成了地下土壤源或者是水源。這裏有些很專業的術語,你可能不懂,不過沒關係,以後慢慢和你說。地下土壤源或水源因為夏天溫度較空氣溫度低,冬天溫度較空氣溫度高,所以效率提高了。我們大學城靠近香江,可以利用香江水,夏天把熱排入香江中,冬天從香江中取熱。香江是流動水,這樣熱量散發更快,夏天效率會很高。”孫大法下了定論。

太康半懂不懂,其實他已經很聰明了,隻是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些,要是別人根本聽不明白,他還能推斷出來。反正是節能,隻要有利有圖,都可以上,孫大法是老專家,交給他也放心,太康關心的隻是利益,經濟效益合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