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的出了宮,捧了聖旨,告別送行的人,他帶著隨從浩浩蕩蕩的下去了。溫瑜在得知左慶生離開之後,立刻讓夾子派了一隊人馬跟上,暗中探查左慶生的一舉一動。左慶生這個人,溫瑜很想用,但是這個家夥卻是個愚忠的人,對於他的恩相林明健異常的忠心,估計皇帝在他眼裏也不如林明健重要。
吏治整頓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見效的,溫瑜暫時並沒有放在心上,而是繼續和夾子商量探查北疆情報的事宜。據外圍傳來的消息,步德的動作越來越大,南進中原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雙方的大戰在所難免,如何占得先機是溫瑜考慮最多的事情。
可是讓溫瑜實在沒有想到的是,北疆步德的大軍沒到,東北的索羅竟然率先出擊大靖朝的邊境,在七天之內竟然連下東北邊境三座城池。接到戰報的溫瑜氣得直接在朝堂上拍案而起,把手中的奏折直接扔在了大殿上。
“看看,看看,偌大一個國家竟然被一個棒子小國在七天之內連下三座城池,這讓朕的臉麵何在?我大靖朝的朝廷臉麵何在?你們不是告訴朕東北邊軍戰鬥力強,棒子小國世代為臣,不足為慮,可是沒想到第一個捋了我國虎須的竟然就是這個棒子小國,可笑啊,可笑!”
溫瑜冷笑著說完,底下的大臣跪倒一片齊喊:“臣等有罪!”
溫瑜內心雖然很生氣,但並沒有到憤怒的地步,他把目光看向了主管兵部的林明健,開口問道:“林大人,你主管兵部,對於索羅小國侵犯我大靖邊境,有何對策?”
林明健早就做好了準備,他知道皇上肯定會問他的。“回萬歲,臣認為索羅小國背信棄義,以屬國的身份冒犯我大靖朝,可誅!他們之所以會連續攻破我朝三座城池,其實是因為我東北邊軍並沒有想到索羅這個小國竟然真的敢打過來。臣想,隻要再給邊軍幾天的時間,局麵會有所好轉的。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派出有力的主將前去掌控全局,以安軍心民心。”
“林大人覺得何人可行?”溫瑜問道。
“臣舉薦兵部劉允劉大人。!”林明健說道。
“臣認為不妥!”呂國丈站出來反對。
“國丈請說!”溫瑜又看向了呂國丈。
呂國丈施了儀禮,說道:“皇上。劉允劉大人文采出眾,乃是我朝當年的風流才子。但是劉大人卻隻是一個讀書人而已,從來沒有執掌過任何軍隊,更沒有在軍中任職的經曆,可以說對軍事一片空白,這樣的人如何能夠勝任節製東北軍事的職位?”
“國丈說的有道理!不過,林大人既然推薦了,肯定有他的理由,林大人你說說?”溫瑜表現出了自己的開明大度。
林明健鞠了一躬,開口說道:“國丈剛才說的很有道理。不過呂國丈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劉允劉大人以前是不懂軍事,但是在兵部工作了這麼多年,劉大人在處理兵部各項事宜都條條有理,可見他對軍事方麵已經非常精通了。”
“林大人此話臣不敢苟同。處理各項公文或許可以麵麵俱到,但是涉及到具體的軍事指揮,老臣認為劉允大人無法勝任。”呂國丈再次反對。
“兩位大人說的都有道理。朕也認為,劉允大人不適合擔任。”溫瑜開口支持呂國丈的觀點。”這種情況,一介文人即使有能力也不能夠短時間改變局勢。因為他要花時間來讓軍中將士信服,還要進行一番了解,這才能有精力應對敵方的的進攻。但是,我們等不起,北方的步德蠢蠢欲動,如果東北邊境不能夠穩定的話,我們如何能夠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對步德的戰爭中。
所以,朕覺得此時不宜重新派遣新的官員,而應以擢升東北邊軍中有能力的將領來統領全局。索羅小國的實力並不強大,他們隻是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而已。隻有有人出來主持局麵,即使能力不足也完全可以改變局麵了。所以內閣馬上擬一道旨,擢升東北邊軍胡勝明為三關總兵,總領三關諸軍馬。”
“臣遵旨!”內閣一幹大員躬身領命。
眾人議事完畢之後,溫瑜剛想退朝,大殿外突然闖進來一個人,這個人一進殿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因為他是一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