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瑜的改革得到了暫時的通過,剩下的就是讓內閣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詳細方案了。溫瑜懸著的心也總算落了下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溫瑜和位於後宮的女人們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歲月。
不過,讓溫瑜很是鬱悶的是,他辛苦耕耘了兩三個月,身邊的女人的肚子竟然都毫無反應,沒有一個懷上孩子的。雖然溫瑜現在的年齡還小,要孩子的時間還不是很急,但是,努力耕耘沒有結果,他自然也感覺很不舒服。
身邊現有的女人都動了,除了依舊尚顯稚嫩的小皇後和在宮外養病的陶桃還依舊沒有動,其他的女人都已經享受到了溫瑜雨露的恩澤。雖然在親澤上沒有收獲,但是溫瑜卻在武功上繼續增進,功力更加的深厚,即使現在對上吳天和齊平,溫瑜也自認為可以打到一千招開外。
經過內閣兩個多月的爭吵和商議,終於拿出了確實可行的改革方案。方案拿到溫瑜的案頭,溫瑜仔細地看完以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溫瑜他隻是提出了改革的大政方針,以內閣為首的大臣們卻是詳細地列舉出了施行的具體措施,而且這些措施非常細致,讓溫瑜不得不佩服。
不過,好的方針不一定就有好的結果,因為施行措施的是底下的官員。所謂瞞上不瞞下,底下的官員如果一個個曲解改革的措施,大肆的利用措施的空當來謀取利益,那麼溫瑜的這個改革就失去它的意義了。
唯今之計,是在改革措施的基礎上,完善施行之法,加大監督力度,確保措施能夠施行到位。就在內閣商定的改革措施通過快馬發布到全國各地以後,周武再次連夜寫下了關於改革的獎懲辦法。這個辦法溫瑜也沒有讓內閣去商議,而是直接下命令讓內閣寫進了大靖朝的律法之中。同時,溫瑜傳旨夾子,讓他秘密調查各地官員是如何施行改革措施的。
改革措施頒布一個月後,內閣接連接到了全國各地加急送上來的奏折。這些奏折無一例外地反映了改革中出現的幾個問題,一是當地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對於朝廷改變征收稅收的方式很是不滿,很多地方竟然出現了地主聚集人手衝擊官府的騷亂事件。
二是,全國各地的文人士子對於朝廷重商政策很是不滿,經常聚集在書院聲討朝廷的這項政策。很多文人認為,朝廷改變商人的地位是對祖宗家法的褻瀆,是一項非常不好的措施,必須要廢除。
三是,在軍隊的改革上,各地查出了大量的吃空餉現象。可是這些吃空餉的軍官之間關係理不清道不明,很難處理,下麵的軍官害怕過激的處理方式會導致軍變的出現。溫瑜對於出現這些情況早就有了預料,所以也並沒有過多的驚訝。
對於出現地主暴力阻止改革的情況,溫瑜絕對不會手下留情。俗話說慈不掌兵,同樣的,慈悲也無法坐穩皇帝的位置。對於這些敢於阻攔國家前進道路的家夥,必須給予正法,讓他們知道朝廷改革的決心。
所以,溫瑜在這些折子上無一例外地批複:嚴懲不貸。當然,這隻是第一個解決的辦法,溫瑜還得讓錦衣衛出手來震懾這些囂張的家夥。在重商這個政策上,溫瑜不會做出任何讓步,他已經有了解決的途徑。
對於改革軍隊過程中遇到的阻力,周武知道不能操之過急,需要一步步的來。周武準備首先從京城的軍隊出發,親自把京城的軍隊改革完畢,然後在慢慢著手對全國其他地方的軍隊進行改革,相信隻要他這個皇帝親自執行,下麵所遇到的阻力就會小很多了。
想好了對策以後,溫瑜喊來林雲寧,開始布置文化大討論的事情。首先,朝廷設置一個專門的出版報刊的部門,跟以往介紹朝廷政策邸報區分開來,主要用來進行各種觀點的討論。不管是什麼觀點,隻要有理有據,都可以刊登出來,全國頒發。
溫瑜把這件事情交給了林雲寧,讓他著手在禮部下麵成立一個這樣的部門,具體的事情林雲寧先負責起來,等找到了合適的人選,再讓林雲寧從中脫身出來。林雲寧辦事的速度很快,三天以後便回稟說新的新聞部門已經組建完畢,正在著手出版第一期朝廷新聞報了。
時間匆忙而過,轉眼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在各地衙門嚴厲地處理了一些聚眾鬧事的地主和錦衣衛出手以後,全國各地的改革形式一片大好,看來不要一年,改革的成果就會顯現出來了。接下來,溫瑜準備對京城的軍隊進行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