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有人要殺朕(2 / 2)

相比於張小木的平步青雲,作為最早歸附溫瑜的丁子鎮則撈到了戶部右侍郎的職位。溫瑜本來就打算將戶部交給他打理,讓他現在右侍郎的位置上適應適應,最終入內閣處理戶部的事宜。畢竟,陳海華隻能暫時使用,不可以長期擔任內閣大臣一職的。

對於黑龍,溫瑜測試過忠誠度,隻有六十五,有點不太妥當。所以溫瑜很聰明地封了他一個千戶長,讓他也去了郭俊儒手下曆練曆練。如果這個人可用的話,溫瑜自然會重用他,但是這個人的忠誠度依然上不了,那對不起了,溫瑜隻能卸磨殺驢了。

還有那些以前支持溫瑜的禦史台幾位禦史大人,全部都調離禦史台,在各個衙門授予了實職。這一次大清洗,造成了大量官員的缺失,也就導致了這一屆春考的進士們全都非常幸運地被授予了實職官位。

像大才子,也就是今年的新科狀元吳可子便被溫瑜特地召入了內閣,專門負責協助程宏希處理刑部的事宜。榜眼穀峰則也入了內閣,協助劉賀處理工部的事宜。孫小剛則沒有入內閣,而是被溫瑜直接放入了大理寺任大理寺寺正一職,溫瑜準備以後把大理寺交給孫小剛。以孫小剛那剛直不阿的性格,在大理寺還是有用武之地的。

同時,其他進士們都進入了各部及各個衙門供職。這些進士作為天子門生,對溫瑜的向心力還是比較強的。他們一直以天子門生而驕傲,在與其他同輩讀書人交往中,萬萬得意洋洋。所以,麵對溫瑜的信任,他們自當會把自己的忠心奉獻出來。

同時,溫瑜也對每個任命的人進行了一番測試。發現他們除了那些授職低一些的官員忠誠度在八十左右外,其他所有的人的忠誠度都在九十以上。這也讓溫瑜可以放心大膽地使用這些人才。

搞定了秦丞相所有的黨羽以及封賞了所有有功之人以後,溫瑜開始尋找入內閣的其他人選。現在內閣還差三位大臣。現在朝中老一輩大臣已經寥寥無幾了,大部分都是溫瑜提拔上來的年輕人,可謂一群年輕人掌管著一個偌大國家的命運。

溫瑜想到了禦史台那個耿直的老禦史靖廣文。但是這個身體不太好,入了內閣,溫瑜怕他的身體吃不消,還是放在禦史台出出意見,獻獻策就行了。

思考到最後,溫瑜也一直無法確定最後三個人選。無奈之下,他隻好前往慈寧宮去請教沈太後。畢竟他在政治上還是比較稚嫩。而沈太後作為先皇的皇後,在主持後宮之間可是把後宮所有的女人都玩弄於鼓掌之中,她的政治鬥爭經驗比起溫瑜來,那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完全無法相比。

不過,經曆了十來年的冷宮生涯,沈太後的鋒芒已經完全收斂起來。平常,隻要不是什麼大事,她一般不會發表什麼意見。就像在這次評定秦丞相叛亂的過程中,沈太後坐鎮京城,指揮黃偉、劉少洪、牛蛋、張洋幾個人接管京城的行動時,可見其老辣之處,幾乎溫瑜考慮不到的地方她都考慮到了。

天色已經上黑,小皇後已經回了藍月宮等待溫瑜的回去。溫瑜則帶著小靜子前往了慈寧宮。在慈寧宮裏,溫瑜和沈太後一直談了兩個時辰這才從慈寧宮出來。沈太後的主意很簡單,既然朝中現在年輕人居多,那多幾個年輕人又何妨。意思就是說,隻要溫瑜你相信誰,誰忠心你,你自然可以把他納入內閣當中去,別人還能說什麼呢?

溫瑜現在要的不是能力特別強的人,而是忠心度高的人。隻要先把政局完全穩定下來,溫瑜才有可能繼續甄選真正的有才能的人選入內閣。不過,沈太後還是推舉了兩個人。那就是現在賦閑在家的原都察院左都禦史楊順楊老大人。此人雖然年紀大了,但能力很強。最重要的是楊順這個人對先皇非常忠心,現在溫瑜穩定了朝廷局麵,相信楊順也會忠心溫瑜的。

另外一個人便是現在流放瓊州的原溫瑜的仕講老師鄭光正。溫瑜今天第一次聽說自己以前竟然還有一個老師在世,沈太後不說,他毫無印象。不過,既然是自己的老師,那用起來自然毫無顧忌了。最後一個人選,沈太後便讓溫瑜自己自行決定了。

出了慈寧宮以後,溫瑜在考慮明天如何下旨招兩個人入京,同時思考到底宣哪個人入內閣。就在溫瑜腳步剛剛踏入藍月宮的院門時,一道寒光突然在他眼前閃現。

“不好,有人要殺朕!”溫瑜心底一寒,腳下不停地向後退去,直接把後麵跟著過來的小靜子撞翻在地。

----------------今日第一更來的太晚了,對不起了。待會努力再碼一章,爭取兩更。求訂閱,求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