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郭台銘的家庭會議(2 / 2)

其實,郭俊賢此人倒不是說真的想要支持秦丞相叛亂,隻是如今秦丞相的勢力實在是溫瑜無法抵擋的。他仔細地分析過天下大勢,認為如今的天子失去天下是必然的事情。從家族的利益出發,郭俊賢自然想要支持秦丞相,從而在以後換取家族更好的未來。

當然,如果從自古相傳的忠君愛國的思想上出發,他郭俊賢當然也不想支持秦丞相這樣一個亂臣賊子,他也想當一個忠心耿耿的大靖官員。可是形勢比人強,他也不得不從現實去考慮問題。

“奇兒,你說說看!”郭台銘問向了自己最小的兒子。郭俊儒雖然名字中帶著個儒字,但性格完全是一個武夫,他的意見隻能算是參考。郭俊賢完全從一個政客的投機心態出發,建議也值得商榷。隻有這個能文能武的三兒子,他的意見對郭台銘的影響才是最重的。

“父親。大哥支持皇帝,出發點是忠君愛國的思想;二哥支持秦丞相,出發點是家族的利益。但是我們現在隻是憑借著我們對以前形勢的了解來做出決定的,而現在朝堂之上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情況,我們卻不得而知。所以,孩兒認為,想要做出正確的決定,必須要了解現在最真實的情況。”

郭俊奇長相儒雅俊俏,一襲白衫看起來完全是一個文人。但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此人不但在心智上高人一等,就是在武藝上,也隻比郭俊儒差了一點點而已。在郭台銘所轄的十幾萬大軍中,這個能文能武的小將軍比郭俊儒都有威信。這和呂國丈了解的情況有所差距,畢竟呂國丈了解的都是以前的情況了。

“奇兒了解到了什麼情況?”郭台銘很感興趣地問道。

“父親還記得三年前孩兒建議在朝堂中安插眼線的事情嗎?”郭俊奇微笑著問道。

“記得。難道奇兒做了這事?”郭台銘反問了一句。

“孩兒隻是在宮中收買了幾個人手而已。”郭俊奇一副自信滿滿地樣子,好像天下大勢都盡在他掌握之中似的。他這個樣子,看的郭俊賢是眉頭緊皺。要不是他們兄弟之間一向和睦,他都準備站起來警告一下自己這個有點自大的弟弟。

“那說說看!”郭台銘高興地說道。

“父親。據孩兒所安插的人手傳來消息,自皇帝大婚過後,雖然行為還是讓人覺得不妥,但是卻開始搶班奪權的努力了。首先,皇帝尊先皇的蓮月皇後為皇太後,這個想必你們也都知道。但一個孝字收買了很多士林人士的心。而且有皇太後在,即使皇帝有所差錯,這天下暫時還不會易主。

其次,皇帝在親政大殿上的行為讓孩兒很是佩服。在不聲不響之間,皇帝完成了插手朝政的儀式,此後即使無法再短時間內掌權,自可以利用帝王身份安插人手,慢慢削弱秦丞相的力量。從呂岩的升官和皇帝在一些關鍵部門安插無足輕重的人手來看,皇帝開始準備對付秦丞相了。

皇帝的行動很小心,也非常的隱蔽。這些人手在各部門根本不受重視,但是到了關鍵時刻,這些人聯合在一起的力量也是很大的,這樣就可以為皇帝鞏固君權發揮作用。

另外,據傳皇帝派人聯絡了東臨和江東兩位駐軍指揮使,而且把身邊親近的人安插進了皇宮的守衛以及京城的戍衛,軍中。可以說,皇帝在看似玩鬧的行為之間,已經布置好了一個又一個棋子,就等著最後和秦丞相的攤牌了。

不過,據孩兒分析,皇帝的這些棋子即使都起作用了,但和秦丞相相比,力量還是懸殊太大。要是真正到了攤牌的時候,皇帝可謂九死一生。”

郭俊奇說完,沉默了一下,等待屋裏另外三人的回應。郭台銘率先開口說道:“這些事情當中,我也就知道一個皇太後的事情,其他的還真不知道。”

“看來這小皇帝是不甘心束手就擒,準備反戈一擊了。”郭俊賢說道。“不過,我依舊認為,皇帝這是垂死掙紮。”

“父親。要是像三弟所說的這樣,這小皇帝也並不算昏庸嘛,還可以輔佐的嘛!”郭俊儒說道。

“奇兒,你的這些消息如何得來的呢?”郭台銘再次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