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不蠢,相反他還很聰明,董卓身為數州之地的君王,如今天下最強大的諸侯,可以說一人身係百萬千萬之眾,如果說是在戰場之上堂堂正正的戰敗而亡了,董卓的手下也掀不起什麼大風大浪了,可是如果說身亡在這種刺殺的手段下,發了瘋的董卓眾將所造成的破壞力絕對是驚人的,雖然說也很有可能讓董卓的勢力一夕之間分崩離析,可是董卓口中的事情發生的幾率同樣也是很大的,是以那些人之前意圖這麼做的時候田豐就一直堅定的反對,隻是可惜,最終還是發生了。
當然,這倒不是說這種刺殺的手段不能用,這也是要看兩方之間的實力來說話的,如果兩方實力相當,這種手段一旦成功了隻怕所能起到的作用是致命的,而即便是失敗了也不會對兩方造成什麼影響,畢竟誰也奈何不了誰不是?如果兩方的實力相差較大,也是有著區別的。
一方強,則一方弱,身為強者,無論是任用什麼手段對付弱者,弱者都隻能接受而沒有辦法去改變什麼,而相反,如果用刺殺這種手段的人是弱者一方的話,則很容易激怒強的那方,這種情況下,一旦怒火傾瀉而來,對於弱者一方的所有人來說都將士一場災難。
曆史之上,所謂的荊軻刺秦在董卓看來,其實就是一個笑話,當初以秦的強盛,如果秦王真的被荊軻刺殺了話,以秦的強盛,憤怒的秦軍對燕國來說才是真正的災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絕對會是一個血流成河的結局。
而且,當時秦國的強,可不僅僅是體現在秦王的雄才大略上,秦王猝,秦國即會有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更多的“秦王”接掌,這些人即便是沒有秦王那般雄才大略,在舉國哀痛的情況下,怒火絕對會燒到燕國去,而兩國實力本就相差甚大,再加上所謂的“哀兵必勝”的秦國哀兵,燕國拿什麼來抵擋?
扯得有些遠了,道理卻是一樣,此時的董卓就是在明明白白的將這個道理攤了開,田豐又怎麼會聽不明白,不過想及信都城中那十餘萬百姓,田豐卻不能,也不願就此放棄,沉默片刻後還是出聲說道:“我知道我現在說什麼你也聽不進去,不過天下之爭,最終需要的還是民心,冀州之地人口集中,單是百姓就不下千萬,一場屠戮也許來的暢快淋漓,可是民心失了,進爭天下的路就憑空難了,我想即便是許褚醒了,也絕對不會希望看到這樣的場麵。”
“哈哈哈,什麼天下,什麼民心,若是連我自己身邊的人都護不住,就算是得了天下又能如何?既然選擇了做敵人,那就不死不休!”聽了田豐的話,董卓仿佛是聽到了什麼天大的笑話一樣,忽然有些瘋狂的笑了。
“話不投機,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如果說野心,天下間絕對不會有人比袁家更大,本王是在進爭天下,身在亂世,本王也別無他法,可如果說為了進爭天下之事就讓本王放棄一些東西的話,本王告訴你,不可能。一人為敵,本王殺一人,一城為敵,本王就滅一城,天下為敵,本王就屠戮天下,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霍然起身,董卓一雙眼睛動也不動的盯在田豐身上,良久後忽然轉身離開,行至門口時腳步卻倏然頓在那裏,一道冷漠的聲音油然而起,猙獰、肅殺。
來的匆匆,去的也是匆匆,話一說完,董卓就沒有再多停留片刻,當即大步匆匆離開。拒絕了田豐,董卓心中明白對於其自己隻怕是招攬無望了,不過他卻也沒有因為此就將其丟在一邊不再去管,對田豐這樣的人,他還是打心眼裏敬重的,之前對其的照顧也並非是在作秀,如果不是為了許褚,他說不定還真拒絕不了田豐的條件,也許這就是“有緣無份”吧!
如是的歎息著,董卓隨即就再又將心思放在了許褚身上。
田豐也沒有想到自己本來以為可以的條件竟然就這麼被董卓拒絕了,不過對於董卓斷然的拒絕,他心中卻並沒有生出什麼不滿,反而在對比了袁紹之後,田豐的心沒來由的怦然動了,隻是想到信都城中的百姓之後,在為他們心痛的同時,生平第一次痛恨起執意要這樣做的袁紹來,隻是如今的他對於此已經是無能為力,隻能在心中祈禱許褚能夠盡快清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