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數天的時間,在董卓大軍進駐邯鄲之後匆匆而過,這段時間裏,董卓將已經攻占下來的地方很是消化了一番,而在這段時間的休整裏,魏郡之地順利完成了最後的交接的時候,張遼攻破聊城、博平,屯兵茌(chi)平的消息也傳了回來,出兵之前預期的目標已經全部達成,而與此同時,同樣是喜訊傳回的還有北上多時的張任。
張任,在如今董卓的麾下還可謂是籍籍無名之人,不但如此,即便是在益州,其也是在劉璋接任益州之位後才著名於世的,此時的他根本就還沒有露出自己的鋒芒,可是曲梁一戰,張任卻用他的手段給了袁紹軍將士一個難忘的記憶。
曲梁之名,來源於其城牆外麵環繞著緩緩流淌的曲梁河,往年之間,曲梁河的水流量不算很猛,多數的時間裏都是在靜靜的流淌著,不過在董卓出兵偷襲冀州之前甚至在出兵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整個冀州一直在大雨的侵襲之下,百年罕見,連綿的大雨之下,在讓人難以出行的同時,也使得城牆外麵原本很是嫻靜的曲梁河水位暴漲。
邯鄲之戰後,董卓出兵冀州的消息即再也沒有能隱瞞住,而毗鄰邯鄲不遠的易陽、曲梁便首當其衝,在張任帶兵北上之後,易陽因為城小牆矮,根本沒做抵抗便早早被城中守將放棄,轉而將士卒帶去了曲梁,而同一時間裏,為了固守曲梁城,城中守將在加固城防囤積物資的時候,還將周邊縣城之中的精壯全部強令充入城中,在他們的經營之下,可以說曲梁城的牢固已經能媲美一座大城了,隻是才剛剛安穩下來鬆了一口氣的袁紹守將,就被剛剛統兵趕來的張任大軍給了當頭一棒。
所謂兵貴神速,雖然在北上之前張任就已被董卓交代了以穩妥為上,隻需牽扯住袁紹軍的注意力讓他們無力南下即可,可是為將者又有誰願意被人小覷?平日裏張任雖然沉默說話不多,可是心裏的傲氣比起其他將領來說絲毫不弱,尤其是在見識過同樣師出童淵張繡、趙雲之後,張任就不止一次的渴求用功績來表現自己的價值,而此時獨統一軍,張任自然將自己這麼長時間的壓抑下來的渴求徹底了釋放了出來。
易陽之後,張任就特意尋了當地的商戶來了解周邊的地理環境,是以在他還未至曲梁之前,心中就已定下了破城之策,當他大軍趕到,發現自己所知與曲梁周邊的情況無二之下,張任根本沒有做絲毫停留的就直接使出了手段——撅河。
受太行山的影響,以及整個中原之地的大趨勢影響,曲梁之地也是西高東低的地勢,張任先是下令將曲梁河上遊的河段堵上蓄水,短短不到半天的時間之後,決口而下的曲梁河水猶如洪峰一樣,望著下遊處的曲梁城轟鳴滔天而去,在原本環繞城池的彎曲處轟然爆發,本來天險的存在,在這個時候卻成了壓倒曲梁城的最後一根稻草,轟鳴之間,百丈長的城牆在麵對大水的撞擊下轟然倒塌。
短短的時間裏,城中的袁紹軍根本就沒有來得及稍有反應,不知道有多少人連個聲音都沒能傳出,就被轟然倒塌的城牆瞬間淹沒,曲梁方圓十數裏之內,一片汪洋。
不得不說,張任的手段太狠了些,水火無情,用起來容易,可是想要消除帶來的影響就難了,大災之中枉死之人不知凡幾,而有多少枉死之人,就會有多少仇恨在。不過同樣的,無論是水淹還是火燒,這等之策對於敵人的威懾也是絕對的,此時城中殘存的眾人一個個都好似傻了一樣滿眼驚恐的瞪著城外,在大水之後張任將他早已暗中準備下的木筏拋入水中直奔曲梁城洞開的缺口而來的時候,一個個根本沒有絲毫反抗的就直接做了張任的俘虜。
事實上,城中的守卒也根本沒有想到,眼前這條哺育了他們無數年的曲梁河,此時竟成了他們的奪命殺手。要知道,之前張任帶兵趕來後就在城下他們肉眼可及的地方休整,他們本還在等張任之軍休整後攻城呢,誰能想到張任統率的大軍就好似幽靈一樣來的匆匆去的也匆匆,隻是半天的時間後就轉而奔向遠方,守將本來還在慶幸張任沒有攻城呢,誰成想轉眼之間,就已人鬼殊途。
一場大水之後,曲梁城可謂是生靈塗炭,在收拾曲梁的殘局的同時,張任卻沒有絲毫停留的將部下宋憲、郝萌等人派出,開始攻掠曲梁周邊的其他縣城。而如果說曲梁之事使得張任鋒芒畢露的話,那麼接下來再又發生的事情,就徹底奠定了張任繼董卓之後,第二個被冠以屠夫的名號,在大半個月之後,就在曲梁的慘狀剛剛陸續傳開的時候,張任就再次用他的手段震撼了一眾袁紹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