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所謂成長(1 / 2)

秋意漸濃,原本盛夏時分的那種晝長夜短已開始逐漸消退,進入到八月以後,酉時中稍多的時候日頭就已經完全的隱了下去,隨之不長的功夫,天色就完全的黑了下去,一直到戌時末,整整一個時辰的時間裏,作為董卓先頭大軍的三萬士卒才總算進入到涉縣之中安紮下來。

“哈哈哈……奉孝,果然跟你說的一樣,如今袁紹所有的精力都被吸引在幽州,這連綿大雨之下,偌大的涉縣竟然連丁點的警惕都沒有,一戰而成,奉孝當居首功啊!”涉縣城中,原本是縣令的府邸之中,董卓暢飲了一大口酒後,忽然開懷大笑了起來。

誰會想到,竟然有人肯冒著大雨行軍突襲一地?又有誰會想到,作為大軍統率的董卓與軍師郭嘉兩個身份最高的人物,不在中軍之中安然坐著,竟然會吹現在先鋒大軍之中?

“主公過譽了,不過區區小計而已。”眼角帶著笑,口中雖不在意,郭嘉的臉上卻滿是得色。袁紹其人,不管董卓、郭嘉他們看不看得起,實力卻明明白白的在那裏擺著,跟這樣的人物交手,正是郭嘉一直以來所想要,如今戰局已起,不論這第一仗勝敗與否,郭嘉的心思都以喜更多些,更別說現在計成,他們帶著的大軍就這麼沒有絲毫阻礙的直接踏進了涉縣的城門。

“我們行軍還好說,這麼大的雨,對輜重隊伍而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也許大軍要麵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輜重了。”董卓臉上,也是笑意不斷,旗開得勝,總是讓人心中高興的,隻是很快,董卓就好似想到了什麼似的,長長歎息出聲。

“主公所言甚是。”笑意漸漸收起,郭嘉的臉上也開始正經起來:“如今涉縣已下,冀州的門戶已然在主公手中,門戶洞開,進退自由主公把控,不過若是要論突然性,涉縣屍首的消息此時還傳遞不出去,正是主公大展身手的最佳機會。”

“涉縣至鄴縣,有兩條路可以行至,其一是正東而行,經武安直至邯鄲,而後轉道向南直奔鄴縣,這條道路乃是以官道為主,最是容易行走,不過在這之間所經城鎮皆是人口稠密的大鎮,如此一來但凡稍有差池,大軍的行跡就會曝露,突襲的目的就達不到了。”低頭沉吟,董卓心有遲疑的緩緩開口,而後仿佛是為了留下時間給郭嘉消化一樣,微微一頓後才再又接著說道:

“其二則是舍棄官道之便利,走小路沿著清漳水從涉縣境內穿過,繞道趕向鄴縣。”說道這裏,董卓的話再又頓了一下後才接著說道:“漳水二分,有清、濁之分,隻是在黍窖邑處,兩水又合二為一,奔湧著直向鄴縣而去,大軍侵襲,不易為人發覺。不過自涉縣直接南下的話,周邊之地正在太行山脈的範圍之中,幾乎全為山路,難行不說,很多地方甚至連路都沒有,我也正不知該如何抉擇才好,還請奉孝為我指明。”

不得不說,董卓的話卻是跟郭嘉心中所想的幾近一樣,可見這些年間,他也不是在原地踏步著不動的,畢竟思維上還是一個“年輕人”,甚至沒有絲毫的這個時代該有的戰爭素質,董卓的可塑性之強遠遠超出其他人,幾經戰爭,讓得他快速的成長成熟了起來,而這,也是董卓最為自豪,李儒等人尤為滿意的一點。

“其實,鄴縣也不過隻是一個較大一點的大城罷了,主公不需將其看的多麼重要,此次出兵我與文和、文優一力要先取鄴縣,所看重的更多的是他的象征意義,不管怎麼說鄴縣也是袁紹的老巢所在,將其打下,袁紹等人就可以說是無根之浮萍,不論其手中所剩的實力再強,也不過是一隻喪家之犬罷了,就好像各州郡境內之中的那些流寇一樣,除了流竄,他們其實已經不足為懼。”沒有立即開口,郭嘉低著頭一直沉默了良久,才緩緩抬頭出聲說道。

隨即,不待董卓開口說些什麼,郭嘉呼了一口氣後接著說道:“主公所言的兩條道路各有優劣在,若選大路則路途易行,糧草物資等更容易押送趕至,若選小路就有可能因為道路難行而將後勤補給給阻擋在外,大路威懾力更強,小路偷襲成功的可能更大,嘉也不知道這種情況之下走哪條道路會好一些,該如何取舍,還需主公抉擇。”

看似郭嘉再又將皮球給董卓踢了回來,可是董卓卻知道,郭嘉這洋洋灑灑像極了和稀泥一樣的長篇大論的話絕不是就隻說說那麼簡單,看似什麼也沒有表達,其中卻其實什麼都說了,低著頭,董卓頓時陷入到了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