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猜測的不錯,就在他們這邊戰鼓聲聲,殺意衝霄的時候,袁紹已經完成了士卒的最後調動。
易京,又稱易城,原本隻是一座很小的很不起眼的地方,此時卻旌旗招展,戰鼓喧天,放眼看時,滿滿的堆積的都是人,十五萬士卒簇擁在一起,那場景可想而知,而且此時易城這裏的人數遠遠不止十五萬這麼簡單,大軍動兵,單隻是後勤押送糧草上袁紹就在冀州境內征召了十萬民夫,若是再加上其他亂七八糟的人算下來,人數足足有三十多萬。
“主公,下令吧!”作為此次動兵的支持者,沮授躬身在袁紹身前下拜道。
“主公,請下令吧!”難得的,隨著袁紹勢力越來越大後就分作幾派的逢紀、田豐等人紛紛上前下拜。
主位上,袁紹按劍而立,神色鄭重的看著下麵:“諸位,劉虞無道,擅自動刀兵向並州,致使並州百姓死難無數,天災連年,百姓本就生存艱難,劉虞之舉無異於雪上加霜,其行當討,其心當誅。”
隨即,袁紹原本按在劍柄上的左手忽然而動,噌的一聲將將腰間的佩劍拔了出來,怒目圓睜,神色猙獰的大聲吼叫道:“將士們,為了大漢百姓,伐無道,誅劉虞!”
“伐無道,誅劉虞!”
“伐無道,誅劉虞!”
……
“出發。”將手中的佩劍猛地向前一揮,袁紹高聲暴喝道。
“轟!轟!轟!”
應聲而動,將令傳遞、士卒走動、甲胄碰撞、戰鼓隆隆,各種聲音瞬間在戰場上交織起來,沸騰衝霄。
可惜,此時的袁紹還不知道,劉虞易平,公孫瓚卻在漁陽備下了一份驚喜,隻不過對象由原本的劉虞轉而轉成了他袁紹。
看著大軍陸續出動,袁紹心中再也平靜不下來,為了今天,他付出的實在太多,鮮卑、匈奴與羌人都是一些喂不熟的白眼狼,為了讓他們出兵,袁紹幾乎將青、冀兩州之地所有糧草的近四成先行給他們運送了過去,劉虞、公孫瓚雖然好打發些,卻也耗費了他將近兩成的糧食,反倒是一直與他不怎麼對付的黑山賊,袁紹隻是提供了百萬人半年的糧食,就得了他們的賣命。
“幽州是我的,誰也不能阻擋我奪州的腳步,並州?”想著想著,袁紹嘴角處不由鉤掛其一抹不屑,輕哼了一聲低低道:“你們爭吧,等你們兩敗俱傷了,並州也將是我袁紹的。”
冀州富庶,卻也經不起似袁紹這樣的折騰,如今的冀州可以說是元氣大傷,此時能夠出兵幽州,全靠袁家幾世積累下的財富支撐,即便是如此,袁紹也隻湊足了眼下這十五萬大軍需要耗費的糧草,而那些被他征召而來的民夫,袁紹隻是盡量讓他們不至餓死罷了,數量雖多,所需要耗費的糧食卻反而沒有多少。
地處中原,冀州與豫州相像,兩地皆是四戰之地,不過徐州的陶謙乃一副老好人的模樣,對四世三公的袁家諱忌莫深,袁紹不去打他就是好的,陶謙根本不敢對青州出手,反倒是之交好友曹操,讓他心中忌諱不。
曹操稱臣,確實將袁紹心中的疑慮打消不少,不過如同曹操了解袁紹一樣,袁紹對曹操也很是了解,再加上田豐、沮授不斷在他耳邊訴說曹操的野心,本就耳根軟的他心中早就將曹操提防上了,而這次讓他敢放心攻略幽州的原因就是兗州大旱。
自去歲年底開始,兗州境內就未見絲毫雨雪,一開始還好些,因為境內河流縱橫,不少天地都能夠灌溉的到,隻是隨著幹旱日久河水斷流,眼看著已經要到收獲的時候,兗州的大地上,田地裏麵卻幾乎顆粒無收。
其實,這場大旱並不隻有兗州才有,從年底開始,天下各州的降水就急遽下降,隻是兗州這裏的情況更加嚴重罷了。放眼望去,遍地都是因為幹旱而龜裂開的土地,大批大批的百姓落難逃往他處,往往數百上千裏的範圍內,人跡近乎絕跡,單隻是難民的安置,就將董卓及其麾下的眾人忙的暈頭轉向,此時哪裏還顧得上袁紹如何動作?
正所謂“天與不取,必遭其禍”,如今的情勢,卻是對袁紹最為有利的。
幽州危急,可惜此刻公孫瓚、劉虞兩人絲毫不知,公孫瓚進攻繁峙正急,劉虞這邊也沒有消停了,不過與因為郭嘉藏拙而大發神威的公孫瓚不同,在華雄等人帶著大軍趕到後,麵對著人數絲毫不比自己人少的董卓軍,在經過一段不短時間的對峙拚殺後,原本作為進攻一方的劉虞隻能無奈的龜縮成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