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駭人聽聞(1 / 2)

益州不定,大漢王朝也同樣如此,就在董卓兵進益州,連奪漢中、葭萌關、劍閣等地的時候,各地諸侯也是風雲湧動。

時間在進入到七月後,袁紹與公孫瓚之間的火氣越演越烈,終於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韓馥在被迫讓位後,心中仍舊沒能安定,後逃竄至好友張邈處,在袁紹遣人往張邈處議事的時候,韓馥以為是袁紹要殺自己,於是當天夜裏,韓馥就自殺身亡。韓馥亡後,舊部閔純、耿武兩人為了給韓馥討個公道,轉而與公孫瓚聯絡,意圖與其合作,趁機將袁紹趕出冀州,不料事不密,密議泄露後,耿武被殺,閔純逃亡。

袁紹吃了個暗虧,頓時將公孫瓚更恨了起來,一麵動手將冀州開始重新整頓,一麵報信與洛陽袁隗,讓其攛掇獻帝下令劉虞收繳公孫瓚的軍權,劉虞領命後,與公孫瓚幾經爭吵,兩人最終不歡而散,不過在糧草錢帛上,公孫瓚卻是被劉虞製約了。

正所謂有得有失,跟劉虞鬧翻後,公孫瓚便開始了對外族用兵,因為不用去顧忌劉虞,殺性十足的公孫瓚幾乎將他領地周邊的遊牧部落屠殺殆盡,其名很快傳遍天下,心有熱血者蜂擁投奔,也許是宿命般,趙雲在這個時候悄然出現在幽州之地上。

同月,受公孫瓚舉薦,劉備被任命為平原相,開始邁出他“大業”的第一步,而與此同時,一直默默無聞的曹操迎來了他一生中最為重要的兩人——荀彧、荀攸。

當年從洛陽城逃出之後,荀攸就回了潁川老家躲難,一直到諸侯聯盟討董的時候,也因為他看透了所謂的諸侯如何而不曾出來,倒是荀彧,早早便已離家投奔袁紹,正如同曆史上曹操對袁紹評價的那樣一樣:“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

是以荀彧在袁紹處,雖被袁紹待為上賓,可這對荀彧來說卻並非他所追求的,見袁紹終不能成大事後,勉強在袁紹處呆了一年時間,荀彧便主動離開,而後與荀攸一起,兩人結伴投向曹操。

進入到八月不久,於毒、白繞、眭固等為首的黑山軍進攻魏郡、東郡等地,東郡太守王肱抵擋不住,曹操索性走了袁紹的路子,隨後其帶兵進入東郡,在濮陽跟黑山軍白繞部對戰一場,大勝後被升為東郡太守。

之後,曹操用荀彧之策,打擊、安撫手段並用,很快就將四處流竄的黑山軍逼的無處躲藏,白繞、眭固無奈,不得不帶人回撤。同一時間,匈奴於夫羅帶人入寇,曹操帶人奮起抵擋,五千多人的匈奴人最後隻有少數得脫,曹操軍中士卒的戰力,一時間讓天下諸侯紛紛側目。

立足東郡,曹操終於有了一塊真正屬於他自己的立足之地。

同年七月底,在袁紹的支持下,喬瑁重新整兵,在八月初的時候對兗州劉岱發動了突然進攻,沒提防之下,劉岱大軍節節敗退,一直退到泰山郡的時候,才堪堪阻住喬瑁軍的攻勢,兩軍開始相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