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長去哪,小弟便去哪,這些年承蒙兄長看顧,苞一直銘記在心,怎敢與兄長刀兵相見?”幾乎想也沒想,少年便立時答應了下來。這少年不是別人,正是日後蜀中的一員戰將,名為泠苞,正如同劉璝所說的,其人還算有幾分勇力。
劉璝聽了不由大喜,他才新投,正是需要功勳立身的時候,如今泠苞這一追隨,不但能在董卓麵前露上一手以顯示自己的作用,而且因為泠苞與他親近,他在董卓這邊也就能多上一個幫手了。
有劉璝的引薦,泠苞幾乎沒有任何遲疑,就近前與高順見禮,隨即,在高順的命令下,泠苞先是將南門的守卒調派一空,由高順接手後,才將消息跟關中的士卒透了出來。
“我等願誓死追隨將軍。”劍閣中的守卒不多,隻有一千人的模樣,可是跟葭萌關中劉璝手下的那些士卒一樣,兩人對士卒的掌控力還真不一般,幾乎是在泠苞的話音剛落,千餘人的士卒隊伍就大聲的呐喊起來。
“大事成矣!”原本都已經做好了要打上一仗的準備,沒想到董卓讓他帶來的劉璝竟然會有這樣的作用,一瞬間,高順心中就猛地湧起了這個念頭,投桃報李,將關中的防務完全接手後,高順便讓兩人出發返回葭萌關,將喜訊報知給董卓知道。
劍閣,跟葭萌關一樣,隨著落入在董卓手中後,成為了有一座許進不許出的險隘,而且不同於葭萌關,劍閣對董卓的意義尤為突出一些。由北向南打,有著葭萌關的存在,劍閣可有可無,可一旦有一天需要從南向北攻,劍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就會成為董卓麾下勢力最為堅實的一麵盾,牢牢的將戰局的主動性掌握在自己手中。
兩天後,董卓留下牽招並三千士卒駐守葭萌,隨即盡起大軍並一千多降卒望著劍閣浩浩蕩蕩而來。
兩千五百餘降卒,在董卓的挑剔之下迅速縮水,一天的訓練之後,最終能夠留下的,隻有一千六百餘人,這些人被董卓分成兩隊,一支仍舊由劉璝統領,一支則被打散到太史慈、樂進兩人所統的士卒中。
“崢嶸崔嵬,奇險難登,好一座壯麗瑰秀雄關。”看見劍閣的第一眼,董卓就被其深深吸引住了心神。
函穀關、潼關、青泥隘口,作為進入雍州的三處咽喉之地,三關也都是以險峻而聞名,隻是相比於眼前的劍閣,卻少了一分驚心動魄。
劍閣正前,是一條窄窄的山道,而其則依山而建,兩側上,是高聳而起的懸崖峭壁,非人力可以攀爬的,當董卓正麵直對關隘時,隻覺得自己猶如一隻螞蟻,在前進的道路上忽然間立了一個人,極致的對比之下,一種難以名狀的駭然與無力在心間噌的一下就生了起來。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不外如是!”歎息之中,董卓整理了下心情打馬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