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舊地河床處,再向東不遠的地方,是一個不算巍峨的連綿群山,而這山穀,就坐落在其中,
山穀狹長,有著數十裏之遙,而且數人難以並列行進,是以當地人將之稱為獨龍穀,穀的兩邊坡勢陡峭,難以攀登,若純以險惡而論,也確實無愧於一個獨字。
“告訴穀口的弟兄,讓他們再等半個時辰後再動手。”沉吟一下,徐榮對著身邊的親衛低聲吩咐道。
“諾。”親衛應下,急急傳令去了,旁邊先前開口的那人頓時再次大聲嚷嚷道:“敵人打此經過已有半個時辰了,將軍你這是不是太過小心了些?”
“越到最後,就越不能鬆懈,若隻是因為這麼一點事情而暴露了,那我們之前所受的苦豈不是白白吃了?”與這人想法的,不在少數,一句話說完後,十數雙眼睛登時瞪了過來,徐榮見了隻好出聲安撫道。
“末將明白了。”漢子名叫楊暨,乃是滎陽本地人,是徐榮在接管了滎陽之後,投奔而來的,因其出身貧寒,隻是識得很少的幾個字,反而因為常年勞作,練就了一身好力氣,黃巾之亂時,也曾帶著鄉勇憤而抗擊,以勇力卓稱。
見楊暨上道兒,徐榮心中頓時大喜,他原本有意將其栽培為自己的得力助手,此時見他莽而不失謙恭,心中喜意更甚。
“走,我們也趕快跟上。”說完,徐榮便當望著山穀的另一頭先大步追了上去。
徐榮身邊跟著的人很少,隻有不到百人,行進的速度比起鮑忠的大軍不知要快了多少,很快,鮑忠的士卒就再次映入眼簾,一行人悄然尾隨,一直到臨近正午時,徐榮一行人才趕到了大軍埋伏的地點——乃穀中唯一的一處開闊地。
熟悉葫蘆的人都知道,葫蘆的模樣是兩頭肚大,中間連接的地方很細,這穀中的情況卻與此恰恰相反,山穀兩端,狹窄難以通過,而幾乎是在整條山穀的正中心處,一塊天然的平地豁然出現,正好給人休整提供了地方。
“原本想逮條大魚的,沒想到孫堅沒有碰到,竟然半道竄出個蝦米,真可惜了我這一番布置。”看著下麵呼喝著埋鍋造飯的鮑忠軍,徐榮心中微微有些可惜,這次設伏,他可是帶了足足七千人,原本是想要一戰將孫堅擊垮的,隻是意外,真的是無處不在。
“將軍,動手吧。”楊暨神情雀躍,頗有些按耐不住,壓低著聲音滿是希冀的望著徐榮道。
“好。”抬頭看看天際,徐榮暗自估摸了一下時間,而後霍然起身:“點狼煙,封鎖山穀。”
“點狼煙……”轟然間,一聲長嘯乍然響起,尖銳的嚎吼聲在這一刻甚至蓋過了穀中喧鬧的鮑忠大軍,底下的士卒吃了一嚇,驚愕的仰頭相望,然而,還不待他們有所反應,山穀上方已然再起了變化。
看著下方震驚的士卒,徐榮的聲音再次冷冷的響了起來,嘴角處扯出一抹殘酷的笑容:“擂鼓,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