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軍野心是一種折磨
封麵人物
作者:蔣文娟
演員做著做著,路子漸寬,會去做幕後,做導演,做製片。胡軍一邊揮著手為他們祝賀,一邊轉身走向另一個方向。“每個人都有自身的能量,有精力的那就去做吧。像我這種懶人就算了。專注做好一件事情,這本身就已經很不好做了,你不覺得嗎?”
他用最傳統的老派男人形容自己,以家為中心,眷戀父母妻兒老生常談的幸福。
至於功成名就的野心,這個看起來凶猛的人回答說:“沒有這種野心,這樣會折磨死自己的。”
半紅不黑的十年
1.85米的胡軍站在攝影師的麵前,身材健碩、目光炯炯,霸氣和豪爽中帶些北京爺們的幽默感,嚴肅時眉毛擰起,氣場強得沒話說。
胡軍給人的感覺太正,卻在去年上映的《風暴》中,出演一個純粹的反派悍匪,霸氣側漏,他說:“當時劉德華打電話給我,說有個角色請我幫幫忙,說的非常客氣,我也客氣地回說劇本拿來看一看吧!發現這人物我從來沒演過,而且我和劉德華認識好多年,一直想合作,終於有機會了。”接著胡軍又以滅火硬漢的形象出現在《救火英雄》中,他演過很多次軍人及警察,還是第一次扮消防員。為戲他也真的去上消防課,練習如何拿水喉及接水,扛水袋,還要背了氧氣瓶滅火救人。真槍實彈操練了消防隊員的工作,銀幕硬漢也快撐不住,讓他直呼:“我的腰真的累死了。”
胡軍少年時的夢想是上中國人民大學新聞係,那時文科吃香,他特別想當記者。卻稀裏糊塗考上中央戲劇學院。當時有人勸導他,胡軍,你個子那麼高,五官也沒有什麼毛病,考中戲試試吧。
剛畢業,胡軍覺著自己很不得了,“學院派,又進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那麼牛的單位。”一年半龍套跑下來,他不自信了。雖說演戲挺多,但每次都是站在後排當活道具,一兩句台詞就是全部的戲份。所以胡軍必須是大器晚成,從中戲1991年畢業到2001年拍《藍宇》之間那半紅不黑的10年,他的同班同學江珊、徐帆、陳小藝一畢業就大紅大紫,他隻是默默地演著小角色。
終於,他等到了《藍宇》。
《藍宇》裏有個長鏡頭是胡軍和劉燁的裸體戲,導演關錦鵬以為硬漢胡軍會有障礙,“接到劇本的時候,這個人物特別打動我。關錦鵬跟我和劉燁商量,我說,沒關係,這場戲是至關重要的,它不是色情,它是兩人感情的開始。”《藍宇》使胡軍得到了關注,38屆台灣金馬獎上,胡軍成為呼聲最高的金馬獎影帝。他在評委第4輪的投票中僅以1分之差輸給了演對手戲的劉燁。“其實後來我很感謝這次金馬獎,讓我明白在這大的遊戲氛圍中,怎樣擺正自己的位置。我得到了比得到一個影帝頭銜更多的收獲。”
對於大多數人向往的成功,胡軍說,成功的標準因人而異。“我喜歡嚐試,因為我覺得自己還有許多待開發的空間,還有很多沒去而需要嚐試的東西。對我來說最好別走到頭,我一直走下去,這就是我的標準。”
最柔軟的父愛
表麵上,胡軍高大粗獷而硬朗,但私下裏胡軍說,別被他的外在蒙騙了,其實他的內心很柔軟。“其實我小時候也學過小提琴的。”胡軍一本正經地說。小提琴,和一個硬漢的氣質多麼不合,那麼陰柔敏感又神經質的樂器。
人到中年,一雙兒女和嬌妻陪伴身邊,是最幸福的。胡軍在女兒麵前,就是他最柔軟的時候。用他的話說是:“沒有不寵女兒的爹,你能想象有多柔軟,就有多柔軟。”因為有了自己的例子作為參考,“我爸以前想讓我幹這幹那,唱歌、學樂器、最後沒一樣成。”所以他並不給九兒的未來設計什麼預期,隻要她身體棒棒的,就比什麼都好。
女兒過 12 歲生日時,給爸爸媽媽寫了一封信。當時胡軍在劇組拍戲,妻子盧芳用手機把這封信拍下來,發給胡軍。信中寫道:感謝媽媽,謝謝你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而爸爸呢,表現就不那麼多,但實際上爸爸的愛一點不比媽媽少。你那麼辛苦地在超過40 ℃的烈日下拍戲,又在大雪中拍戲,沒有比你更辛苦的了!你這一切的付出都是為了這個家,悄悄的愛著我們。當我每次打電話給你時,是真的很想你,盼著你能早點回家,但不管你在哪兒幹什麼,你永遠是我心中的英雄!
胡軍坦言“看完這封信一晚上沒睡。我一直在回憶她小的時候,我覺得我對九兒有虧欠,因為那時候是我最忙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她媽媽陪著她。她成長的很多階段,我都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