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呢,我想利用一下我的小說,和大家分享一下一個新聞,雖然這種湊字數的行為很可恥,不過我希望大家能夠重視這個新聞。我想靠我僅有的微薄之力,能讓更多人了解這個世界,我就是一個初中生,一個普普通通的碼字的作者,不過我希望在我有限的能力裏,發揮最大用處,更完這個新聞後,明天中午日常更新。謝謝大家的支持,在這裏也是祝大家一帆風順!
相信大家對奴隸這個詞很不陌生吧,黑人奴隸貿易,大家都耳熟能詳,大家能想象嗎,在現在這個看似文明和諧的時代,居然還有奴隸,還有許多的奴隸真過著那種連狗都不如的生活,下麵來看看新聞的詳細報道吧,這個新聞是真實的,是記者們冒著生命危險換來的。
你吃的每條魚都可能沾著另一個人的血和淚
不關心新聞行業的人可能不知道,2016年的普利策新聞獎在今天揭曉。
普利策新聞獎是全美國、也可以說是全世界最著名最權威的新聞獎項,從1917年首次頒發,到今年正好是第100屆。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有點像新聞界的奧斯卡。
在今年普利策的各個獎項中,獲得“公共服務獎”的是美聯社的一組包括7篇長篇調查和兩則視頻的報道,就講述了一個驚天動地、可以拍成奧斯卡獲獎影片的真實故事。
我了解這個新聞的時候也就是剛才放學回家,我在吃著晚飯和父親侃大山,他突然告訴我這個話題,聽完這個新聞,我的筷子“啪”的一下就掉到了地下,所以我就懷著內心的激動,想要和大家分享他。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去年一年最牛逼的新聞作品。
牛逼在哪裏呢?這組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冒著生命危險寫出來的報道,揭開了泰國海洋水產品捕撈行業裏廣泛存在了幾十年的罪惡行徑,解救了2000多名被囚禁、被虐待奴役了幾年乃至幾十年的非法移民,讓美國和歐洲各國政府開始考慮立法。
而這個故事,其實離你我並不遙遠,我們日常吃的每一條魚、每一隻蝦,都可能沾染著這個故事的主角們的鮮血和淚。
2014年,美聯社的幾名記者得知,有一些泰國漁業公司在緬甸、柬埔寨、老撾等貧窮的鄰國,采用連蒙帶騙乃至綁架的手段把當地的壯勞力帶到船上,強迫他們出海打漁。
在經過繁瑣的情報搜集之後,這些記者終於找到了一絲頭緒:一個叫班吉納(Benjina)的印尼漁村。於是記者們動身來到了這個孤懸在大洋之中的島嶼。
親眼所見之後,他們驚呆了:這個島上生活著好幾百名被奴役的漁工,他們的生存狀況比想象得還要惡劣1000倍。
島上的各個角落有很多鐵籠子,籠子裏關著的都是試圖逃走或者流露出逃跑念頭的緬甸奴隸。每天他們隻能吃極少量、根本不足以填飽肚子的米飯和咖喱。由於籠子狹小,根本沒有辦法躺下來,隻能一直蜷縮著身子坐在地上。
而在不遠處的海裏,其他沒有被關起來的緬甸漁工們則在緊張地把剛捕撈到魚搬到大一點的貨船上。
記者們偷偷拿著攝像機拍攝,一名叫做KyawNaing的緬甸漁工說,自己隻是對船老板說了一句“受不了了,想回家”,第二天就被鎖起來關在了籠子裏。
那些沒有被關在籠子裏的漁工也沒有幸運多少,他們每天被迫喝不幹淨的水,經常連著工作20到22個小時,一周七天幾乎沒有休息。隻要稍有鬆懈或者抱怨,就會換來船老板的拳打腳踢和鞭子抽打。
很多人甚至被打成了殘疾,還有些人則被打死,或者因為難以忍受虐待而跳海自殺。
還有人說,自己曾經被迫穿著單衣在零下39度的冷藏室工作,根本沒有人在乎他們的死活。
記者們找了一艘船,當他們靠近海裏的漁船時,船上的漁工們聲嘶力竭地哭喊著求救,說“我要回家”。而被激怒的船長則派出快艇驅趕記者,威脅要把記者的小船撞沉。
這個島上的幾百名漁工大部分來自緬甸,這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對於他們說,班吉納村就是他們生活的地獄和盡頭。
這個村子所在的島被一家叫做PusakaBenjinaResources的漁業公司控製,他們在島上有一座五層樓的辦公室,樓裏有許多關著奴隸漁工的籠子。這個公司在印尼注冊登記,旗下有90艘打漁船,但船長和主要負責人都是泰國人,印尼政府正在調查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貓膩。
事實上,泰國漁業公司到緬甸、柬埔寨和老撾等貧困的鄰國招工的做法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他們一開始許以高薪連蒙帶騙——所謂的高薪,其實是幹幾個月可以拿到幾百美元;但這筆錢已經足夠養活緬甸家庭一整年。
但是在近些年,很多人越來越不願意出海從事危險的工作,所以招工的人就變得越來越殘忍,開始招收兒童和殘疾人,甚至用藥把人迷昏或者直接綁架。然後他們再把這些人賣給泰國的船長,每個人的價格是1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