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是保證比賽公平進行的客觀依據,但一些利用規則的犯規行為屢屢出現;裁判是保證比賽公正性的核心人物,但一些裁判不公平的判決卻頻頻上演……這給倫敦奧運會蒙上了一層陰影。

競技體育若失去公平就等於失去了根本,賽場之上,不允許傲慢而無視規則,更不允許偏見而喪失標準。解決傲慢與偏見的問題之前,有必要追問一個問題:運會到底是運動員賽還是國家賽。百多年以來奧委會與國家政府一道把奧運會推向了國家賽,這就促成舉國體製,造成國家與個人選手的衝突及比賽操縱。這也促成了國與國的競爭,造成榮譽與政治、利益的密不可分。既然奧運會是國家賽,通過“戰術”多拿些獎牌也無可厚非,同時,裁判在判決時,焦點也就不止單純集中在運動本身。

有人說,倫敦奧運會漏洞百出,是一次曆史的倒退。另一種角度看,它也是一聲警示的鍾響,不然唯金牌論調下,傲慢與偏見的人們不會主動去反思“奧運到底是什麼”。

本期精彩提要:

專題:在倫敦,中國男籃取得了20年間奧運史上的最差戰績。在已經出線無望的最後一場比賽裏,王治郅得到全隊最高的11分並有5個籃板進賬,是現年35歲的王治郅,最後一次站在奧運會的賽場上……

讀圖:奧運“睛”彩,做您的第二雙眼睛,全方位、多視角欣賞奧運。

八卦:愛情和時尚不甘寂寞,紛紛在倫敦上演。

焦點:賽後陳一冰在接受采訪時哽咽的說:“說實話,心裏很痛……”

聲音:陳一冰金牌動作,卻摘銀牌……

那裏:帶你去利物浦尋找披頭士。

記憶/知道:記憶講述——奧運史冊上不能忘記的一隻爭取的平等拳頭;還有關於奧運你不得不知道的100件事兒,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