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車速度不快,就比走路快一些,搖搖晃晃一個小時才到鎮上。李世言慢慢的下了車,也沒和黃嫂子打招呼,一個人往郵局去了。先是把信寄了,隨後去了供銷社,家裏的醬油沒有了,來時劉翠香特地提醒李世言把醬油打回來。
這時候的醬油之類的東西是沒有瓶子的,都是自己帶瓶子,幸好劉翠香有先見之明,塞了個瓶子在籃子裏,不然,這醬油還真打不回來。因為今天是集市,人特別多,從供銷社擠出來,頭發都散了。
難得來一次鎮上,不好好逛逛怎麼行,平常在家裏基本都不怎麼花錢,就算要買什麼,都是劉翠香給錢,自己都沒有花錢的機會。張新陽走了的那天下午,她在枕頭底下發現了一封信,是張新陽寫的,字裏行間都是那個人的歉疚,還有他的決心,他說要讓自己過好日子,他說會一輩子對自己好。
一輩子,那麼長,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事,但她相信現在的他們都懷有一顆真切的心。
張新陽還留了一張存折,李世言看了裏麵的金額,是一筆巨款,整整一千塊,在這個平均工資三四十的年代,一千塊的購買力是有多強啊。
當時她還懷疑張新陽是不是幹了什麼壞事,不然他一當兵的怎麼會有那麼多錢,這還是張新陽的私房錢,而且基本上每個月張新陽都會寄錢回家,還寄的不少。後來一想,這麼懷疑不應該,張新陽 身上有一種氣質,讓人潛意識就覺得這個人可靠,她也相信這樣一個家庭是不會養出一個壞人的。
想不通,就不想。
李世言沿著鎮上走了一圈,說是一個鎮,但是並不大,隻有一條街,沒走幾步就完了,鎮上賣東西的場所也不多,隻看到一家國營飯店,一個供銷社,一個專門賣肉的場子,還有幾家賣東西的,看樣子都是國營的。
現在的衣服基本上都是買布回去自己做,李世言看到有一塊天藍色的布,直覺就是適合張新陽穿,想著自己還沒有為他做過什麼,幹脆買塊布回去,給他做一身衣裳。二話不說,掏錢掏票買了幾尺,估摸著應該夠了,最後去肉鋪買了塊五花肉。
李世言回來的時候,差不多十二點,劉翠香已經把飯做好了,看到李世言又買肉又買布的,心都痛死了,她兒子掙點錢不容易,兒媳婦又這麼敗家,自己可得卡嚴點,再這麼下去,還有錢留給孫子用嗎?
吃完飯,李世言就拿著布來找劉翠香了,“媽,我今天買了塊布,想給新陽做身衣裳,你能教教我嗎?”
劉翠香還有什麼不明白啊,知道是給兒子做衣服,怎麼也得把兒媳婦教會,“當然了,正好家裏有縫紉機,做的也快。”
“媽,我不會做衣服,用縫紉機就更不會了,你能教我用針縫嗎?我覺得這個可能要容易一點。”
“好吧,我先教你裁大致樣子出來,之後你慢慢把它縫起來就行。”
”好。”李世言有些激動,自己也是可以做衣服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