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山,山勢峻峭綿延一百多裏,因酷似九條龍交纏而得名,更為奇妙之處在於群山間天然形成一大湖泊,成九龍合抱之勢,湖水清亮味道甘甜,當地人命名為龍涎湖。

傳說一百多年前,曾有一位高人對當時還是諸候的青龍王進言:此山九峰交纏,赤龍峰與黃龍峰難分高低,群龍無首。如能運巨石壘於赤龍峰之上,則赤龍為首,九龍山便有了龍脈之相,將先人安葬於此,後人必擁天下。青龍王聽後動用大量勞力搬運巨石將赤龍峰壘高三十丈,又在赤龍峰下為自己修築了宏偉的陵墓並葬於此地,他的孫子後來與朱雀王聯姻,推翻啟德王朝,相繼征服白虎、玄武這兩個最有勢力的諸候國,建立了輝煌至今的青龍王朝,九龍山也就成了青龍王朝的皇陵所在。

九龍山內八座帝陵環繞著龍涎湖成環形分布,是最內的一環,先後八位青龍皇帝及其皇後、嬪妃安葬於此,帝陵外圍分布著不少皇子、公主的陵墓。統一天下後,皇帝最信任的洪翼將軍自動請命,帶著親兵駐守此地,後世子孫世代相傳鎮守皇陵,傳到洪源這一代,已經是整整第五代了。

初春的九龍山已經春意盎然,綠意蔥蔥,龍涎湖的湖水在微風中輕輕地泛著粼波,冉冉上升的太陽倒映在湖麵上隨著波光閃動,空氣中還帶著一絲春夜裏的寒意。一座宏偉的殿閣座落在在遠處的山腳下,這就是永陵的前殿,殿前立著巨大的石碑,上麵記載著景仁帝的銘文,地宮就在這殿閣的下方。

一隊士兵正在一個年輕軍官的帶領下在永陵附近巡視,走在中間身形稍矮的少年被涼風吹得打了個冷戰,鼻子癢癢地連打出一串噴嚏,眼淚都快流出來了,“這該死的風,怎麼這麼冷!”少年忍不住低咒道。

“誰讓你穿得這麼單薄。”年輕的軍官笑了,“第一天當差就不聽我的話,早上的風冷著呢,著涼了吧,真是活該!”

其他幾個士兵哄笑起來,紛紛打趣他:“小六子,你是害怕還是冷啊?”“膽兒這麼小,怎麼當這份差啊?要是夜裏讓你來巡山,保準兒嚇得得你尿褲子!”

小六子有些臊了:“誰怕了!我是堂堂男子漢,夜裏巡山根本不在話下!洪安哥,你說說,我是那種膽小的人嗎?”

洪安就是那個年輕軍官,也是此地守備洪源的長子,他鼓勵地拍拍小六子的肩:“別理他們的胡話,巡了後麵的郡主陵咱們今天的差事就算完了,早點回去加件衣裳,別凍著了。”

“郡主?”小六子犯迷糊了,“我聽老人家說,這皇陵裏除了皇上以外,隻葬著後妃、皇子以及未出嫁前去世的公主,怎麼連郡主也能進皇陵?”

“普通的郡主當然沒這個資格,”洪安說,“那裏麵葬的是攝政王的長女——淑玉郡主,聽說生前才貌雙全,不知多少王孫貴族對她趨之若鶩,後來太後做媒將她指婚給了年輕有為的睿親王。本來是一對絕配,隻可惜紅顏薄命,淑玉郡主還沒出嫁就突然因病香消玉鄖。因她生前深受太後寵愛,太後悲痛不已頒下懿旨將她安葬在皇陵。”

“天,這可是從未有過的殊榮啊!”小六子咋舌,不由得對這位郡主刮目相看。

“這哪裏是太後的意思,分明是皇上借著太後的名義下的令才對。我聽說當年這淑玉郡主的才貌可是連皇上都傾心不已呢。”一個年長的士兵忍不住賣弄自己的小道消息。

另外幾個士兵也不甘落後,搶著說道:

“那都是謠傳,原本睿王爺是要將郡主接到自己的封地內以王妃之禮厚葬的,可攝政王念在女兒年紀輕輕地就去了,葬在外地太過孤苦,所以沒有答應,太後也舍不得郡主離得那麼遠,這才將她葬在皇陵的。不過那睿王爺也是個有情人,不知搜羅了多少奇珍異寶盡數給淑玉郡主做了陪葬,每年還總要來祭祀好幾次,若不是郡主薄命,兩人還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可惜造化弄人啊……”

“淑玉郡主當年可是京城三大才女之一,琴技超群,攝政王壽宴上那一曲清平樂,聽者如聞天籟如癡如醉,直到今天提起來還津津樂道呢。”

“要我說啊,人就是不能生得太好,我若有女兒倒寧願她長得平凡點,一生平順就夠了,千萬別像淑玉郡主那樣紅顏薄命,這樣的女兒若是先走了,做爹娘的不知怎樣傷心呢。”

眾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小六子對這位淑玉郡主充滿了好奇,不由得加快了腳步。走了約一盞茶的時間,隻見前方的山坡上一個很大的土丘漸漸現出了輪廓,洪安向那裏一指:“看,那就是淑玉郡主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