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這句話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人生方向的機會,能否找到自己正確的人生方向,關鍵是要看自己是否真正地了解自己。
我國著名的文學家胡適先生,他在北大任教時,他要求大學生在選擇科係時要重視兩個標準,一個是“我”,一個是“社會”,看看社會需要什麼,國家需要什麼,中國現代需要什麼。社會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從諾貝爾獎得獎人到修理馬桶、下水道的工人,社會上都需要。所以,社會的標準並不重要,關鍵是如何給自己定位。那麼,怎麼才能給自己準確定位呢?客觀地評價自己就是這一問題的答案。
胡適先生還打了一個比方:譬如一個有做詩天才的人,不進中文係學作詩,而偏要去醫學院學外科,那麼,文學院便失去了一個一流的詩人,而醫療界卻添了一個三四流甚至五流的外科醫生,這是國家的損失,也是他自己的損失。這真是一個妙喻。顯然,一個人如果不能客觀地評估好自己,就不能準確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從而也就埋沒了自己的才能。所以,30歲以前的你一定要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評估。如果到30歲你還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那麼你可能仍然會渾渾噩噩地度日,不明白自己活著的意義,甚至失敗了也不知道錯在哪裏。此時的你應該已經認識到自我的局限性了,如果想讓自己更加成功地走好接下來的路,就請給自己一個客觀的評估吧!
在曆史前進的長河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人類的前進方向,其實就是不斷征服自然的曆史。當自然被人類“征服”得千瘡百孔,似乎地球上的其他萬事萬物都臣服在人類腳下的時候,人類才發現,同時千瘡百孔的還有人類自己,人類其實始終臣服在自然的腳下。有太多的悲劇,來源於人類並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不了解人類自身其實是最脆弱的。所以,當人類在繼續將探索的觸角伸向更遠的太空時,也更多地關注起人類自身來。這無疑是人類曆史上的又一次偉大革命!那麼,你了解你自己嗎?“我是誰?”我們經常會問自己,卻很少有人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現代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我們不斷地了解著未知世界,可我們對自身的探索卻始終停滯不前。正確地認識自己,才能認識整個世界,也才能接受世間的一切。我們經常企圖通過別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可是,無論別人的推心置腹顯得多麼明智和美好,從事物本身的性質來講,人們自己應當是自己最好的知己。
另外,隻有當你認識自己之後,你才能客觀地評價和正確對待你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你才能知道自己行為上的不足之處以及情感上的缺陷,你也才有方法來克服那些不足———取人之長,避己之短。
一般情況下,陷入盲目的人,都是自己不了解自己的人。一個連自己都弄不明白的人,怎麼可能去認識別人,又怎麼可能去把握自己的人生呢?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早晨,一隻山羊在柵欄外徘徊,想吃柵欄內的白菜,可是進不去。因為早晨太陽是斜照的,所以山羊看到自己的影子很長很長。
“我如此高大,一定能吃到樹上的果子,不吃這白菜又有什麼關係呢?”它對自己說。於是,它奔向很遠處的一片果園。還沒到達果園,已是正午,太陽照在頭上。這時,山羊的影子變成了很小的一團。
“唉,我這麼矮小,是吃不到樹上的果子的,還是回去吃白菜吧。”它對自己說,“憑我這身材,鑽進柵欄是沒有問題的。”
於是,它又往回奔跑。跑到柵欄外時,太陽已經偏西,它的影子重新變得很長很長。
此時山羊很驚訝:“我為什麼要回來呢?憑我這麼高大的個子,吃樹上的果子簡直是太容易了!”
山羊又返了回去,就這樣直到黑夜來臨,山羊仍舊餓著肚子。
這則寓言故事看似可笑,可是它卻給我們提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不能正確認識自我是很多人失敗和痛苦的原因。
其實,“正確認識自我”,其中最重要的意義之一,就是要認清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長處是什麼,短處是什麼,從而做到有自知之明,最後在社會中找到自己恰當的位置。寸有所長,尺有所短,隻有找準自己的位置,並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挖掘自己的潛能,方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給自己準確定位。
富蘭克林曾經說過:“寶貝放錯了地方便是廢物。人生的訣竅就是找準人生定位,定位準確能發揮你的特長。經營自己的長處能給你的人生增值,而經營自己的短處會使你的人生貶值。”如果快到35歲的你,還沒有給自己準確定位的話,那麼你就應該抓緊時間,坐下來分析一下自己,根據自己的特點,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位置了。隻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你才會最心安理得,也才會最終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