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馬德龍在談去中心化,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偽去中心化。
第一點,你今天看到所有新生的互聯網公司,它是踩著傳統企業的屍海在前進。我們都聽說過能量守恒定律,其實價值也是守恒的。今天我們看到Google搶的是傳統廣告公司的生意,攜程和去哪兒搶的是旅行社的生意。其實中心是從舊的中心轉到新的中心,所謂去中心化是互聯網公司編造出來忽悠大家的,我們是去中心化的,其實中心轉到我這兒了。
第二點,我們說用戶是中心。老板確實不再是中心了,組織在扁平化。但是我們被用戶帶著走了。我們發現,其實管理團隊最好的辦法是讓它跟著用戶跑,用戶比老板還有效地去管理他。拿用戶評論來說,你看我是互聯網思維,我是為用戶服務,所以可以半夜爬起來回答用戶的問題,這個時候他自己很有成就感。實際上呢,從管理層來講非常高興,因為我們不再需要擔心怎麼管的問題,降低了管理成本。我們自己的技術團隊動不動加班到12點,而且彼此鼓勁說我們馬上就可以上線了,上線之後我們又新的迭代了,我們向小米又進了一步。
但是,當互聯網技術成為基礎技術,當顛覆性技術已經不是一個邊緣技術的時候,我們所有的人就會像今天用電所有的企業一樣,我們會回到一個不再談互聯網的互聯網時代。那個時候,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團隊的問題、戰略的問題、團隊執行力的問題。我們有一個小的基金,我們在選投資的時候很簡單,第一先看人。最好的組合是說,一個技術、一個產品、一個是那個行業幹過的人。這三個人組合成功概率最高。我也跟很多投資人交流過,他們都很認同,說我們首先是看人。因為如果這個人靠譜,後麵的模式是可以改的。易觀也是這樣,我們自己也在轉。從市場研究到大數據,我們也涉及到投資,涉及到在線培訓。但是,我們的投資人給我們的評價說,你們這個團隊很靠譜,我們的投資沒有白費。
所以總結一下,我覺得搭班子是最重要的,定戰略是第二步,第三步是執行的問題,首先是人的問題,不是事的問題。通過人推事,才能真正地把事情做好,做圓滿。
馬德龍:我得反駁一下於總講的觀點。我剛才說的是公司的管理方式是要去中心化的,是讓公司每個人的創新能力體現出來。我特別認同你的話,互聯網的發展,或者說信息交互方式的改變,一定會使每一個領域出現的新的公司是具有壟斷地位的。像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這樣一個垂直的市場,一定是雙巨頭或者單一巨頭的市場格局,這個是互聯網或者信息化帶來的市場結局,這是一種中心化的結局。
於揚:我基本認同。剛才我說去中心化的第二層,實際上是從過去老板管理變成用戶管理,用戶是你的老板,這是一個良性的轉變。我中心思想是說,中心是存在的,無論是在產業格局還是企業管理中。隻不過,產業格局是新的中心替代老的中心;組織結構中是用戶成為新的中心,而不是老板成為新的中心。 (根據湛廬文化提供論壇資料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