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塢坐落在蘇州城北,背靠一小山丘。山上滿是桃樹,此刻正值春季,滿山粉紅桃花,春風吹來,滿山的桃花飄帶著悠悠清香翩翩起舞。山前一條小溪,微波粼粼,風過,水麵恢複平靜,可見水底魚兒在草叢中戲耍。溪邊倒柳吐露新芽,隨風搖逸。一曲清溪幾枝柳,複有桃花笑悠悠。
邊上幾間茅屋,簷下懸掛“夢墨亭”的匾。一白衣人麵目憔悴,發須淩亂,沿著門前小道向山上行去。他步伐緩慢,甚至有些遙慌,顯然是有心事。此人正是這桃花塢主人,桃花庵主,姓唐,字伯虎,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出世,故名唐寅。
二十五歲的唐伯虎家道中落,仕途無望,靠買字畫為生,幾個妻子相繼棄他而去,最體貼懂事的秋香也因心身抑鬱消香玉損。人身最悲慘沒過於此,愛情破滅,工作失業,理想遙遠,家庭破碎。
麵對這滿山的桃花,如此美麗春色,雖然唐伯虎的心情是那麼的憂鬱,那麼的惆悵,可是才子的本性還是讓他有了即興一首的靈感.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從詩中不難看出唐伯虎沒有了年少是的輕狂和豪氣,多了些許蒼滄桑和無奈.就像每個人多有成長的經曆一樣.可這次的經曆也太大,太殘酷.也許拋棄那些所謂的功名利錄,放棄自己最初的理想和報複比麵對失敗更需要勇氣.拌與青山綠水,猶如閑雲在天.
功名可以放棄,理想也可以拋棄,可是記憶呢?那纏綿的情愛,知心人兒的音容猶如就在昨天.看著她慢慢遠去但無能為力.唐伯虎的心身就像是被人忽然抽空了血液.獨自站在冰山的最高處,孤寂又無助.
想起在華府為奴,和秋香的相識相知到相吸相愛,曆曆在目.不知不覺眼睛已模糊.
"唐兄,唐兄,你再一次要救救小弟啊?不然我就死定了!"老遠處就聽到來人的聲音.
唐伯虎側目望去,來人年約二十五六,圓呼呼的臉蛋帶副眼鏡,一隻鏡片有些破裂,嘴角有殘留的血跡,衣服破破爛爛,像是剛被人撕裂,跑起來有點唐老鴨的影子,氣喘噓噓.
"原來是祝兄."唐伯虎雙手作揖,微微鄒起眉頭.他太了解這位老朋友了一看這幅樣子,肯定又是闖禍了。
"唐兄救我。"隨既跪倒在地,嚎嚎大哭起來.
"說吧,又欠別人多少銀子了?"唐伯虎太習慣祝枝山的這種把戲,想必用過n遍了.
"我就說唐兄是最了解我的了,不多不多,才2萬兩,我知道唐兄不會不管小弟的,以唐兄的實力和名氣,隻要隨便揮毫一番,便可解小弟燃眉之急,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小弟定當永記於心,在夢裏多會感激唐兄的相助之情."千穿萬穿,馬屁不穿,祝枝山深知此道,更是高手中的高手,極品裏的極品.
可這次他好像找錯了人.唐伯虎轉過身去,兩手倒背於身後,對於祝枝山的話根本無動於衷.一是因為他已經無心刻意的去吟詩繪畫,二是祝枝山是打不倒的陀螺.
從今後他隻想過平平淡淡的了此殘身,與田園為伴,依鳥獸而居,那些人世間的美好隻留給回憶.
唐伯虎無奈搖搖頭,拍拍祝枝山的手想要說些什麼,可是說不出來,也沒心情說出來,是啊!他能說什麼.他知道這小子又是吃喝票賭欠下一屁股債,向山西下而去。
祝之山雖也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要是現代也算是天王級的人物,但古代不行,如果沒有功名靠賣些字畫有個酒錢也不錯了,當然唐伯虎是個例外,他的字畫可多是高價的槍手貨,誰叫他廣告打的好呢。
祝枝山知道唐伯虎一定會幫他,因為他也了解唐伯虎,隻是沒想到這麼容易,以前不是臭罵一通就是狂扁一頓.他今天裝備了好多馬屁還沒放呢:"唐兄真是我的知己,你對我太重要了,就像肌餓中的麵包,黑暗裏的燈泡,夏天吃雪糕,冬天穿棉襖......"屁顛屁顛跟了過去
茅屋裏唐伯虎攤開畫紙,卷起衣袖。他到不是真的想看著祝枝山被人掛了,不願意也要幫啊,誰叫是哥們呢?
祝枝山站在一旁,咧著嘴巴磨墨。
外麵天空突然烏雲密布。一旋風由遠迅間到了跟前,茅屋被旋風卷了進去,消失在遠處。茅屋邊成了平地,隻剩漫天飛舞的稻草和零星飄散的花朵和殘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