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永友雖然是縣裏的大富豪,卻長得很瘦,像一名很久沒能填飽肚子的中東難民。利永友與張世博的關係算是較熟了,張世博從他手上得過不少好處,自然對他熱情有加。利永友朝張世博案前放下一條高級香煙,說:“祝賀張縣長哦,祝你鵬程萬裏!”張世博把香煙放到桌下,笑道:“謝謝!”接著,利永友以業主的身份,向張世博彙報了鳳凰花園項目的建設情況,說如果順利的話,預計再過半年就能封頂了,感謝張世博對項目的一路關心。
彙報完這個項目,利永友給張世博點燃一根煙,又點燃自己的,然後提出:為了促進縣裏的財政增收,能不能把古城街道辦事處的辦公場地盤活,承包給他建設一家五星級賓館,這樣,縣裏每年可增加財政收入50萬元以上,並可彌補縣裏沒有五星級賓館的遺憾。利永友還說,這個想法,他考慮很久了,可行性還是不錯的。
聽了利永友的要求,張世博瞬間沉默了,心情很複雜。
利永友這席話,讓張世博看到了他的底牌:欲拿到古郡街道辦事處大院這塊風水寶地。古城街道位於古郡縣城區中心的黃金地段,占地20畝,由於該街道財力較為雄厚,十年前所建的辦公樓高達七層,綠樹成蔭,花草怡人,曾獲得省級綠化庭院稱號。
自從當上縣長以來,張世博已從利永友身上得到不少於20萬元的好處——他並不貪財,但身處官場,為打點關係,很多時候他不得不花“大錢”,這些錢多為向利永友“借”的,大部分錢利永友是以“借”的名義主動交給他的,利永友沒有向自己索要過借條,自己也沒有還錢的意思。對張世博來說,利永友給他的錢,大部分是“左手進,右手出”,在迎來送往中花掉了,比如給老上級、市委常委、秘書長陶舉,市委書記方桐成等人送禮,尤其是為了幫助陶舉的夫人治療癌證,他先後送去七八萬元的錢。吃人家的嘴軟,取人家的手短,張世博深知“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更何況利永友還捎帶給他與美女梁妃“好上”而牽線搭橋呢,張世博在心裏已作好回報利老板的準備,一直等著他亮出底牌,並試探過一次,然而利永友卻像一個高明的釣魚高手,不到關鍵時刻決不動杆子,聽到張世博的試探,他隻是嗬嗬一笑,說張縣長你在鳳凰花園項目上幫了我不少忙,我都沒法回報呢!這倆個錢,算啥呢!!
現在,在張世博全麵主政古郡縣之後,利永友適時提出這個要求,可謂是用心良苦、恰到好外!因為,此時張世博已掌握全縣的行政資源!
說實話,張世博自信自己肯定能滿足利永友提出的要求,但他也有諸多顧慮:一個黨政機關的辦公地點,化身建成五星級賓館,外界怎麼議論你?上級和下級又會怎麼看你?街道幹部職工是否願意搬遷?弄不好,自己的仕途之路就到頭了。
看到張世博猶豫的神情,利永友卻顯得胸有成竹,他從公文包裏拿出一份全國發行的雜誌送給張世博,這雜誌上麵刊有一篇外省某縣的招商引資成功經驗,人家也把一個地處繁華地段的鎮政府大院遷走,用於建造五星級賓館,既提高了城市形象,又增加了財政收入,可謂是一舉兩得。
張世博看完文章,深思了一會,覺得利永友提出的建議似乎可行,卻又難以一下子下定決心,啜了一口茶,說:“這事我先考慮考慮吧。”
利永友說:“縣長,我看是否在縣委理論中心組會議上學習一下外縣的招商引資經驗,以解放思想,促進縣裏的經濟發展。”
張世博知道利永友所說的“外縣經驗”,是剛才自己所看的文章。張世博在心裏覺得利永友提的建議很好!隻要縣委常委們學習了外縣經驗,自己再在適當的時候提議把古城街道辦事處大院建成五星級賓館,大家一定無話可說,此事一定能辦成。這麼一想,張世博不禁對利永友另眼相著:這家夥雖在商界,由於一直和政界打交道,頭腦真是十分活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