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厚鎮黨委書記趙時秋的車子的引領下,張世博一行在鄉村道路繞了20多分鍾,來到一個綠樹掩映的村莊,車子停了下來。一個年約五旬、身材敦實的男子迎了上來,趙時秋向張世博介紹說:“這是北厚鎮仁良村支書楊雙波。”然後又對楊雙波說:“這位是縣政府主持全麵工作的張世博常務副縣長。”張世博朝楊雙波點點頭,伸出右手,楊雙波立即伸出兩個手,攏住張世博的右手握了起來,說:“歡迎各位領導到我們仁良村指導工作!”大家跟著楊雙波步行了幾分鍾,就來到一幢泥磚瓦房前,楊雙波說:“我們村今年考上北京大學的楊首同學,就住這兒!”
眼前這幢舊而不破的泥磚房子大約比北大還要高壽,住在這兒的困難學子考上北大,也算老天開眼。
看到有領導到訪,戴著近視鏡、骨瘦如柴的楊首同學,連忙與佝僂著腰的小個子父親一起,往家門口搬小木凳,楊雙波也一起跟他們搬凳子。他們打算請來客坐在這兒。
張世博懷著好奇的心情,要走進這幢三間並起,用泥磚與木頭、土瓦蓋起的老房子參觀,楊雙波和小個子駝腰農民連忙跑到張世博跟前,有點手忙腳亂,卻又不知說什麼,似平不太樂意讓他進去。然而張世博早已快步邁進客廳,提著一台小型攝像機的“台花”劉玉姍和提著單反相機的王天祥早已像靈貓一樣閃了進去,客廳裏陳設簡單,稍大一點的家具,隻有一張破舊的八仙桌和一個盛放稻穀的木櫃,其他多是舊鞋、舊衣服、舊雨傘之類破舊廉價的雜物——或許在城裏人看來,把這些東西稱之為垃圾更準確一點。
三人一進客廳,就聞到了一股混合著屎尿、汗酸等氣味在一起的臭味,這臭味來自客廳旁邊的一間廂房裏,嗆得大家喉嚨一陣發癢,差點想嘔吐,駝腰農民閃了進來,紅著臉,訕訕地說:“各位領導,不好意思,我老婆中風五年了,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味兒不好聞。領導們還是到外麵去吧!”原來這難聞的味兒來自一個癱瘓在床的病人,出身農村的張世博聽到駝腰農民這麼說,並沒有退卻,照樣走進廂房,裏麵的臭味兒更濃了,駝腰農民隻好跟著走了進去,拉亮昏黃的電燈,掀起黑髒的老式蚊帳,裏麵露出一個頭發蓬亂、衣衫破舊的枯瘦女人,這張木板床中間被人挖開一個一張A4紙大小的洞,下麵盛放著一個木桶,看來這個洞是便於女人在床上解決大小便問題的。如此艱難的家庭,培養出如此出眾的人才,正應驗了一個句俗語:“逆境出英才”。 張世博不勝感慨,臨時決定從自己的錢包裏掏出2000元——這是昨天下午他到勝紅皮革有限公司調研時,祝勝紅通過秘書甘春潮轉送給他的“誤餐費”,這筆錢原來封在一個牛皮紙信封裏,張世博本想改天退還給祝勝紅,沒想到現在派上了用場。這位可憐而苦命的女人幾經張世博勸說,才勉強接下這厚厚一摞錢,激動得抽泣起來,緊握著張世博的手,連聲道謝。劉玉姍和王天祥自然不放過這些珍貴畫麵,提著攝像機、照相機拍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