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空出來的位子天降的機遇(2 / 2)

對於空出來的縣長位置,張世博無疑是極度渴望得到的,這緣於他對自己工作能力的自信。張世博已擔任副縣長五年三個月,前四年為分管安全生產、平安建設的副縣長,後麵一年三個月為常務副縣長。張世博是典型的“土著派”,他出生於毗鄰古郡縣的北郡縣,但一直在古郡縣工作,曾擔任古郡縣原縣長陶舉的秘書,先後擔任過鎮長、鎮黨委書記、縣政府辦主任、分管政法、安全生產工作的副縣長等職務,也曾到經濟發達的浙江省掛任縣長助理,基層經驗豐富,視野開寬,思想觀念較為開放。

陳一久基層經驗豐富,但過於守舊,很多工作都是按常規開展,在經濟建設上滿足於改造現有的企業和市場,習慣於小打小鬧,以至兩年來縣裏在項目攻堅、經濟建設上沒有大的作為,今年市裏開展的項目攻堅年活動,古郡縣引進項目投資數名列市裏各縣(市、區)倒數第二位,導致財政財源少,縣財政較為緊張,很多部門打報告要經費,張世博的初審意見都是隻批六七成。張世博比陳一久年輕七歲,除了資曆,他認為自己在能力、知識上都不遜於陳一久。

與陳縣長搭檔這兩年,是他頗為鬱悶的兩年。張世博的施政理念與陳一久大不相同,張世博認為古郡縣應大力抓好工業園區建設,積極引進大批大企業、大項目;同時抓好大型商貿市場建設,這樣才會強力促進縣裏經濟發展。由於陳一久不讚同張世博的理念,很多時候張世博感到自己如同在螺螄殼裏擺擂台一般,無法施展開拳腳。張世博曾多次暗自感慨:要是自己有朝一日能坐上縣長的位置多好呀,相信自己肯定有一番大作為!

除了與縣長施政觀念不同,更令張世博苦悶的是,縣長陳一久與書記石麗花長期不和,二人在很多工作上意見相左,一個說東,一個說西,不僅自己分管的工作很被動,整個班子工作的推進都受到很大製約,以至自己有時感到無所適從,不知聽誰的。一個班子不團結,不僅失去凝聚力,還會失去很大一部分戰鬥力!

“縣委知道陳一久死亡的事了嗎?”回過神後,張世博繼續問。

“估計陳縣長的家人已報告縣委辦這邊了,至於縣主要領導是否知道,我不大清楚,就算要彙報,也該是您親自彙報才對,陳縣長走了,您就是我們縣政府這邊的主要領導了,是主心骨呢!”祁理說。

張世博聽到祁理這麼說,心裏很是舒服,因為這句話把他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張世博稍稍猶豫了一下,便交待祁理:“好吧,這事你先不用再跟縣委領導彙報,等會八點二十我要參加縣委常委會,常委們都在那兒呢,到時如沒人報告縣主要領導,我就報告。”

所謂縣主要領導,是一個專有名詞,僅指縣委書記、縣長二人,現在縣長沒了,實際上也就指縣委書記石麗花一人了。

將出門時,祁理轉過身來,低聲說:“縣長去世了,縣政府這邊,您就是一把手了,您有什麼安排,隻管吩咐我!縣委那邊,這段時間您是不是該多向金書記請示?多彙報些才好哩。”

張世博心頭一熱,這話既是祁理投靠自己的暗號,也說到自己心坎上,於是高興地說:“好的,我會抽時間單獨向金書記彙報工作的。以後,在工作中有什麼要注意的,你可隨時提醒我!”

說畢,張世博輕輕拍了拍祁理的肩膀,算是對他的表揚。祁理為自己傾向性明顯的言行得到上司的肯定而高興,作為縣政府辦主任,他要分析好眼下每一步棋,並作出有利於自己的抉擇——提前支持自己認可的人當縣長,如成功將收獲最大的政治利益,如同聰明人能洞察到未來事物發展的趨勢,趕在發洪水之前養鴨而非養雞。

張世博剛要出門,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他輕輕按下手機,裏麵閃出一條年輕少婦發來的短信:“遇到您之前世界是荒原;遇到您之後世界是樂園!祝您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