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滿才是人生
人際互動,應著眼於未來,不念舊惡。原諒別人,是對待自己的最好方式——為你的仇敵而怒火中燒,燒傷的是你自己。做人做事,心胸不可太狹隘。海納百川,靠一棵寬容的心!
我國古來就有“君子寬以待人,嚴於責已”的處世方法。所謂寬以待人,就是指對他人的要求不過分,不強求於人,而是以寬容為懷,能讓人時且讓人,能容人處且容人。人們交往貴在與人為善,盡可能向他人提供方便,盡量給予他人幫助。可以說,寬以待人是一個道德水平較高的表現,“有容,德乃大”。你希望別人善待自己,就要善待別人,要將心比心,多給人一些關懷,尊重和理解;對別人的缺點要善意指出,不能幸災樂禍;對別人的危難應盡力相助,不應袖手旁觀,落井下石。即使是自己人生得意馬蹄疾時,也不能得意忘形,居功自傲,而是應多想想別人對自已的幫助和恩惠,讓三分功給別人。人總是喜歡和寬容厚道的人交朋友的,正所謂“寬則得眾”。
戰國時,梁國與楚國相臨。兩國夙有敵意,在邊境上各設哨所。兩邊的亭卒在各自的地界裏都種了西瓜。梁國的亭卒勤勞,鋤草澆水,瓜秧長勢很好;楚國的亭卒懶惰,不鋤不澆,瓜秧又瘦又弱。
人比人,氣死人。楚亭的人覺得失了麵子,在一天晚上,乘月黑風高,偷跑過去把梁亭的瓜秧全都扯斷。梁亭的人第二天發現後,非常氣憤,報告給縣令宋就,說我們要以牙還牙,也要過去乘“月黑風高夜扯瓜”!
宋就說:“楚亭的人這種行為當然不對。別人不對,我們再跟著學就更不對,那樣未免太狹隘、太小器了。你們照我的吩咐去做,從今天開始,每晚去給他們的瓜秧澆水施肥,讓他們的瓜秧也長得好。而且,這樣做一定不要讓他們知道。”
梁亭的人聽後覺得有理,就照辦了。
楚亭的人發現自己的瓜秧長勢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仔細觀察,發現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澆過,而且是梁亭的人在夜裏悄悄為他們澆的。
楚國的縣令聽到亭卒的報告後,感到十分慚愧又十分敬佩,於是上報楚王。楚王深感梁國人修睦邊鄰的誠心,特備重禮送梁王以示歉意。結果這一對敵國成了友好鄰邦。
苛求完美,生活會和你過不去
寬以待人還要求我們,“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說的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使別人事事行得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在一定意義上,成人之美就是成已之美,即使對有錯誤的人也不要嫌棄,應給人提供改過的寬鬆條件,原諒別人的過失,幫助別人改正錯誤。正所謂與人方便,自己也方便。
一位從日本戰俘營死裏逃生的人,去拜訪另一個當時關在一起的難友。
他問這位朋友:“你已原諒那群殘暴的家夥了嗎?”
“是的!我早已原諒他們了。”
“我可是一點都沒有原諒他們,我恨透他們了,這些壞蛋害得我家破人亡,至今想起仍讓我咬牙切齒!恨不得將他們千刀萬剮。”
他的朋友聽了之後,靜靜地應道:“若是這樣,那他們仍監禁著你。”
每一個人都可能遇上類似的事,如果把它始終記在心上,那麼這種不幸會永遠跟著你,即使你遇上高興的事兒,其興奮程度也會大打折扣。如果非要給寬恕找個理由,那麼最好的理由就是:讓自己的心靈獲取自由。
寬以待人,正是以寬廣的胸懷,寬容的氣度,創造寬鬆的人際環境,大度豁達難容之事,使別人敬重和傾慕你的人品,並使你具有很大的人格魅力。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寬以待人會使人人都喜歡與你交往,所以,寬以待人是為人處世的一個重要原則。
學會寬恕別人,就是學會善待自己。仇恨隻能讓我們的心靈永遠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寬恕,卻能讓我們的心靈獲得自由,獲得解放。寬恕別人,可以讓生活更輕鬆愉快;寬恕別人,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朋友;寬恕別人,就是解放自己。
瑞典的喬治·羅納先生就因寬容忍讓之心,頗富戲劇性地改變了人生的困境。
喬治·羅納在維也納從事律師工作,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才回到瑞典。他身無分文,急需找到一份工作。他會好幾種語言,所以想找個進出口公司擔任文書工作。但大多數公司都回信說因為戰爭的緣故,他們目前不需要這種服務,但他們會保留他的資料等等。其中有一個人卻回信給羅納說:“你對我公司的想象完全是錯誤的,你實在很愚蠢。我一點都不需要文書。即使我真的需要,也不會雇用你,你連瑞典文字都寫不好,你的信錯誤百出。”羅納收到這封信時,氣得暴跳如雷。這個瑞典人居然敢說我不懂瑞典話!他自己呢?他的回信才是錯誤百出呢。於是,羅納寫了一封足夠氣死對方的信。可是他停下來想了一下,對自己說:“等等,我怎麼知道他不對呢?我學過瑞典語,但它並非我的母語。也許犯了錯,我自己都不知道。真是這樣的話,我應該再加強學習才能做好工作。這個人可能還幫了我一個忙,雖然他本意並非如此。他表達得雖然糟糕,但不能抵消我欠他的人情。我決定寫一封信感謝他。”羅納把寫好的信揉掉,另外寫了一封:“你不需要文書,還不厭其煩地回信給我,真是太好了。我對貴公司判斷錯誤,實在很抱歉。我寫那封信是因為我查詢時,別人告訴我你是這一行的領袖。我不知道自己的信犯了文法上的錯誤,我很抱歉並覺得慚愧。我會進一步努力學好瑞典語,減少錯誤。我要謝謝你幫助我成長。”幾天後,羅納又收到回信,對方請他去辦公室見麵。羅納如約前往,並得到了一份工作。要成就大事,要養成良好的品德,就必須要有寬廣的襟懷,寬容待人,對他人的一些非原則性的缺點和過失多一些寬容與忍讓。
安妮·斯韋欽曾說過:“心靈總是具有寬容的力量。”一句非洲諺語這樣說:“能寬容他人,就能結束爭吵。”中國人說:“退一步海闊天空。”
完美隻是海市蜃樓的幻想
時下人們總是在推崇自信,很多人由於過分的自信變成了張揚。在職場上本來是“領頭雁”卻最終成為了“出頭鳥”。我們不提倡“為人隻說三分話”的圓滑,但也不讚成那不可一世的驕縱輕狂。真正有本事的人有“不顯山不露水”的穩重,能棉裏藏針。
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會有意來證明自己有能力的。真正自尊的人,是不會在乎自己用什麼方式贏得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強、惟我獨尊的人,特別害怕被人忽視和瞧不起。他們會用挑戰的方式證明自己是了不起的,是值得尊重的。但是,被挑戰的人,如果自尊心受到傷害,他們一定會壓製挑戰者的威力,或者報複挑戰者,或者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用挑戰來實現自己的惟我獨尊,不是明智之舉。
富蘭克林年輕時,驕傲輕狂,言行不可一世,處處咄咄逼人。他父親的一位摯友看不過去,有一天,把他喚到麵前,用很溫和的言語規勸他一番。
那位朋友對他說:“富蘭克林,你想想看,你那不肯尊重他人意見,事事都自以為是的行為,結果將使你怎樣呢?人家受了你幾次這種難堪後,誰也不願意再聽你那一味矜誇驕傲的言論了。你所交往的人將一一遠避於你,免得受了一肚子冤枉氣,這樣你從此將不能再從別人那裏獲得半點學識。何況你現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實說,還隻是有限得很,根本不管用,其實你身邊的人很多都比你有水平,你的輕狂自大隻能讓他們知道你很無知。”
富蘭克林聽了這一番話,滿臉羞愧,大受感動,深知自己過去的錯誤,決意從此痛改前非,處事待人處處改用研究的態度,言行也變得謙恭和順,時時慎防有損別人的尊嚴。
不久,他便從一個被人鄙視、拒絕交往的自負者,漸漸地轉變成為到處受人歡迎愛戴的成功人物了。他一生的事業也得益於這次轉變。
如果富蘭克林當時沒有得到這樣一位長輩的勸勉,仍舊事事妄自尊大,說起話來不知天高地厚,不把他人放在眼裏,那結果一定不堪設想,至少美國將會少了一位偉大的領袖。
生活中自信的人能坦誠地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然後加以冷靜的分析,從而修正自己能力上的不足及思想上的偏差;也因此在人生旅程中,他們無往不利。如果是一個驕傲自滿的人,他們不僅無法坦然地接納別人的意見,這種自以為是的思想正是阻礙進步的最大敵人。
妄自尊大,將使你周圍的人個個獲得一個不快的印象,即使你善於交往,你所能交得的新朋友,將遠沒有你所失去的老朋友那樣多。不管是什麼時候,人還是謙虛一點為好,鋒芒太露的人往往會把自己架空起來毫無支撐,最後成為孤家寡人,很難成就大事。
其實,藏鋒也是一個“養鋒”的過程。曆史上的齊威王是一代明君,他的勵精圖治成就了他的霸業,“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句成語說的故事就與他有關。
在奸臣當道政局動蕩不安的時候,年輕的齊威王繼任了皇位,然而盡管他有一富大略雄圖,但苦於時機不成熟,而是在謙遜中隱藏了自己的鋒芒。三年之後,他對身邊的臣僚了如指掌,在大臣淳於髡的幫助下,迅速地鏟除了奸佞,肅清了朝綱,很快地天下安定,百姓安居樂業。如果齊威王登上皇位伊始,鋒芒畢露,那麼可想而知,他皇帝的位置還沒坐穩就可能招至殺身之禍,更不用說以後的奮發圖強了。
三國時的楊修極富才華,但因處處展示自己,被曹操所不容,最終被曹操找了一個借口給殺了。如果楊修稍微收斂一下自己的言行,或許還能得到曹操的重用,更不會落個擾亂軍心而以證法典的下場。
當下社會人才濟濟,活在世間,不要總以為別人都比自己差,心中暗暗自詡為“鶴立雞群”。這種觀念促使你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在自己的身邊築起一道高高的“隔離牆”,自己束縛了自己的手腳不說,甚至還會自毀前程。
絕對的光明如同完全的黑暗
中國文化認為,禮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標誌。“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禮是治國安邦的根本。《詩經》言:“人而無禮,胡不遺死?”孔子說:“不學禮,無以亙。”古人把待人接物的形式叫禮節;把個體修養涵養叫禮貌,現代人把這些都統稱為禮貌。
“禮”根源於人的恭敬之心,辭讓之心,出於對長輩,對道德準則的恭敬和對兄弟朋友的辭讓之情。人與人的交往,有“禮多人不怪”的說法。我們反對生活中那些迂腐繁雜的禮數,但講禮貌這一基本的禮節還是要講的,凡事講點禮貌,在職場也不例外,它能使求職和工作更順利。
不論是應聘名聲在外、待遇豐厚的大公司,還是藉藉無名的小公司,求職者首先要過的都是麵試考官這一關。在投遞簡曆的人才市場也好,在進行麵試的公司辦公室也好,求職者最好一一問候主考官。如果不知道他們的職務,至少也應在打招呼時,眼神和他們一一對視一下。這種“一視同仁”的問候,會在每個考官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麵試的完結,並不代表你能成功上崗。在麵試結束時,哪怕主考官給了你負麵或者模棱兩可的答複,你都不要立即停止努力。麵試之後給應聘公司寫封信,說說自己對加盟該公司的渴望,並對人事部門接待自己、考核自己表示感謝。不管你最終是否能獲得這一職位,都會讓公司對你留下深刻印象,為今後再次應聘打下基礎。
職場新人總是為無法融入集體而苦惱。其實,要打開陌生同事的心扉不難,隻要你表達出了自己的真誠。“禮多人不怪”,初來乍到的新人不妨送點小禮物給同事。禮品不需太貴,幾塊錢的小工藝品,暢銷的口袋書,或自己手工製作的卡片。青澀的新人也會慢慢“熬”成公司元老,對工作遊刃有餘。也許你在進入職場之初,曾經受到過老同事的排擠,但麵對公司新人時,應該有寬容、平等的態度。積極幫助新同事,不僅是對公司貢獻,也有助於拓展自己的人際網絡,更順利地開展工作,公司和個人同時得到發展是兩全其美事。這是對同事的禮貌。
中國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禮”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精神,也是中國古代倫理思想的基本概念之一。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基本。
一位媽媽好不容易把孩子培養成了學習上的佼佼者,惟一不足的是,孩子從小就不修邊幅。但是,這並不妨礙媽媽為他而自豪。孩子從小就是個學習尖子,不僅考上了北京一所高校,而且在學校裏自己補習英語,計劃去國外留學。大學畢業的時候,孩子順利地通過了托福考試和GMAT考試。
就在麵試合格,各項手續也順利辦下來,隻等簽證就可以實現他的留學夢的時候,一件意外的事發生了!
那天,媽媽陪著孩子去辦理簽證,孩子的心情非常激動。當聽到自己的名字的時候,孩子高興地站了起來,站起來的同時,孩子不自覺地咳了一聲,同時往牆角吐了一口痰。這個細小的動作被細心的秘書小姐看到了。秘書小姐走進辦公室,在一位官員模樣的人耳邊輕聲地說了幾句話。
當這位孩子走進辦公室的時候,那位官員對他說:“對不起,我們很遺憾地通知您,您的成績和能力雖然都非常優秀,但是,綜合素質方麵還有些欠缺,我們不能給您簽證。”
“綜合素質?”這位孩子有些意外。
官員說:“是的,我們認為,一個人的成績和能力雖然很重要,但是,綜合素質是更加重要的,它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質。我們非常注重這項考核,事實上,許多人都是因為綜合素質考核通不過而得不到簽證的。”
這位孩子有些沮喪地出來了,而媽媽這時已經明白,孩子之所以沒有得到簽證,因為他剛才的行為太不文明了。
思想成熟者不會強迫自己做“完人”
生在禮儀之邦,做一個彬彬有禮之人。有禮之人會做人,有人緣,多朋友。有禮之人會做事,注重形象,有教養,不樹敵,成功路上事事順。
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年少時,父親過世,家境貧寒,和母親一起靠賣鞋子為生。身高七尺五寸,雙手垂下來可以過膝蓋,兩眼往側後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少有大誌,話不多,喜怒不形於色。劉備年輕時和河東關羽、涿郡張飛關係很鐵;於是劉備就用關羽、張飛擔任別部司馬,分統劉備手下。劉備和這兩個人晚上就睡在一起,感情如同兄弟。大庭廣眾之中,兩人隨侍劉備左右,一站就是一天。追隨劉備,不怕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