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身為三國時期之人,對於同僚的分量那是相當的清楚。這些人,如果成為了主公大業前的障礙,那麼賈詡會好不猶豫的動手清理。遙想當年,曹孟德都沒有得到賈詡的心,如今周雲飛這個弱冠之年的少年主公,卻意外的得到了賈詡的心。不得不說世事無常,母豬都能上樹了。
話扯遠了,回頭看看布蘭德利城下,龍城這邊士氣高昂,而城內的守軍則有些慌神。
為什麼?看看龍城這邊的方向吧,一架架高大的投石機,放眼望去,至少有千架!這是什麼概念?那個例子來說,就是前不久的帝都之戰。那場戰鬥,龍城也才用了不到兩百架。現在龍城一口氣寄出了幾乎全部的存貨。千台投石機給人的震撼那可是相當之大的。不過恐怕唯一不開心的就屬前線的後勤官員了吧。想想投石機彈丸的消耗量,後勤官的臉色就更白了。
周雲飛可不是空著手來的,不光是這些投石機,更有很多好玩的新東西。那些在帝都攻防戰中表現出色的火炮數量已經有了五十多座。這基本上是這段時間龍城兵工廠全力趕工製作出的所有了。還有一些新的東西,比如幾支番號特殊的部隊,比如那些稀奇古怪的弓箭。
這些都是周雲飛從龍城動身前,將龍城家底翻了個遍後帶來的。
對於這些東西,徐盛心裏有些好笑。雖然第一軍一直是軍方用來試驗的部隊,其中有些東西他這個第一軍軍長當然知道,甚至他比起周雲飛來說更加熟悉。
就像那些弓箭,箭矢上綁著的黑乎乎的袋子,裏麵裝的都是黑煤油。這種黏糊糊的液體,一旦遇上火,就很難熄滅。當初第一軍拿到這些弓箭的時候,徐盛就觀摩了這種箭矢的威力。那種燃燒的威力讓徐盛很是驚訝。要不是因為製作困難和平日儲存的要求是在太嚴苛,想必這種箭矢將成為龍城的標配吧。
不過讓徐盛重視的並不是這些武器,而是那一支支番號怪異的部隊。作為龍城的少數幾名高級將領,徐盛接觸過的軍事機密並不少,而這些特殊番號的部隊,徐盛恰恰知道其中幾支。
當初,周雲飛建立龍城軍事體係的時候,曾經好奇心起,做過很多在旁人看來很莫名其妙的舉動。其中有一些,居然成為了龍城部隊的標準配置。舉個例子,龍城大陣的概念就是周雲飛提出來的。而作為大陣的核心,長槍兵方陣的改革就是周雲飛那些奇怪舉措中的一個。
當然,當時周雲飛一同提出了幾個同樣的例子,比如超長槍方陣,那種長達五六米的長槍組成的方陣,正是源自於馬其頓的超長槍方陣。由於周雲飛的想法,曾經還組建過這樣的方陣,但是最後的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而周雲飛卻不得不放棄了這個想法,不過卻沒有組織周雲飛的其他想法。
軍方也很配合周雲飛的想法,專門組建了很多支小部隊,專門給周雲飛當實驗。
這些部隊雖然是隸屬於軍方管轄,但是他們並沒有編撰在冊,久而久之,這些部隊就沒人遺忘。最後甚至軍方都懶得管,反正軍餉後勤都是由皇室禁衛軍直接管的,那麼就讓他們劃歸給了高順,成為了周雲飛的近衛部隊。
當然,你不能指望高順真的就把禁衛軍的名號給他們,畢竟這些部隊在一般人眼裏看來,戰鬥力很成問題。
打響北方戰役以前,周雲飛曾經答應過高順,下次大戰讓高順帶著禁衛軍上前線去過過癮。比如閑的蛋疼無比的典韋,這廝老是呆不住,第一騎兵師北去訓練的時候,就一個人偷偷摸摸的跟著一起去操練那些新兵。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局勢的轉變也讓周雲飛忘記了這事,至於高順,則根本就沒有和周雲飛提這件事。
直到北方大局落定,周雲飛才想起這件事。剛好,他也想去觀摩下南方戰區的戰事,所以就準備親自帶著這些助力來到了前線。為了這事,諸葛亮等人勸過不少次,最終還是無法改變周雲飛的意誌,介於徐盛也不會讓周雲飛陷入危險,所以也就由著周雲飛了。
布蘭德利城下,雙方展開了架勢,一場大戰就要打響。作為攻方的製定者,南方戰區最高司令徐盛在部隊抵達城下的同時,就下達了封城的命令。至於圍三缺一之法,徐盛是想都沒去想過。他要在這裏,布蘭德利城下,一舉打垮菲利普斯家族的大部隊,讓他們再也翻不起什麼浪來!誰說徐盛沒有怒氣的?對於敢於背叛龍城,背叛周雲飛的人,他徐盛是絕對不會放過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