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裏的有機農場

環球

作者:木耳

用更小的空間和更低的成本生產有機蔬菜,Freight Farms 用集裝箱農場做到了。

在集裝箱裏種植蔬菜?貨車司機出身的美國運輸大亨馬爾科姆·麥克萊恩(Malcom McLean)在發明集裝箱貨櫃的時候八成沒有想到,60多年後會有人這麼瘋狂。

在波士頓,技術創業公司 Freight Farms 已經開始這麼做:把一個個遠洋集裝箱貨櫃塞進樓頂、校園和樓宇間的空地裏,能夠組成一個高效率並且對環境有利的城市農業係統。現在 Freight Farms 已經把這套係統銷售給了若幹個用戶,包括萬怡酒店和多家農產品分銷商,並很快拿到120萬美元的A輪風險投資。

Freight Farms 的設想來自設計師,也是公司聯合創始人喬納森·弗裏德曼(Jonathan Friedman)參與的一個環保項目。當時弗裏德曼和環境科學碩士畢業的好友布拉德·麥克納馬拉(Brad McNamara)一起為一個大規模屋頂溫室農場項目提供設計谘詢。

“投資方對屋頂溫室農場的概念很著迷,但看到費用以後就沒那麼激動了。”弗裏德曼在波士頓的一次 TEDx 大會上說道。他們選擇用雙層聚氯乙烯保溫,但屋頂溫室農場用於加熱、製冷和通風的電力成本太高,做不到收支平衡,也不可能大規模推廣。

再加上屋頂溫室農場需要根據房屋形狀單獨設計,而且很多樓宇的屋頂根本沒有空間,大規模推廣屋頂溫室農場成本太高、可行性很小。因此在項目完成後,兩人開始探索溫室以外的途徑,最終他們看中了長途貨運常用的40英尺(11.8×2.13×2.18米)集裝箱。麥克納馬拉回憶說:“當時的挑戰是如何在盡可能高效率、占地少的前提下提供更大的種植空間。喬納森想到了二手集裝箱的點子,它的空間能夠實現高效利用並且能盈利。”

作物生長受四個要素所左右:土壤、光線、氣候以及營養。弗裏德曼的設計能夠在40英尺的集裝箱裏滿足這些需求。

集裝箱農場最裏端是一排排生長架,擺放著用絕緣礦物纖維包裹的作物種子。待種子發芽後,用戶手工將其移入豎直吊起的長條狀水培架,作物會橫向長出。這樣的立體設計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弗裏德曼說每個集裝箱農場最多能夠同時種植3600株綠葉菜。

Freight Farms 用水培代替了傳統的土壤種植,在集裝箱農場內設有1250升容量的蓄水池。循環係統將內含氮、磷、鉀等養分的營養液順著水管一滴一滴滴在數千株作物的根部。水培種植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芝加哥奧黑爾(O'Hare)機場的綠色花園2011年引入了垂直水培種植,一排排生菜、西紅柿、花菜樹立在航站樓內,為機場餐廳提供新鮮食物的同時也頗具觀賞價值。

集裝箱農場內無法自然采光,作物生長所需的光線來自一條條LED燈帶。這些燈帶上交替排列著深紅色和深藍色的 LED 燈泡,能夠比受天氣變化影響的陽光更好地催生作物。立體種植的作物在采光效率上高於平麵種植的傳統水培溫室。麥克納馬拉說一個集裝箱農場每年用於照明的電費隻需要大約2600美元,而同等規模溫室的照明開支則要高出幾倍。

Freight Farms 集裝箱農場內部的溫度和濕度控製依靠集裝箱自帶的氣候係統。每一台集裝箱都內置了恒溫器、空調、二氧化碳氣閥和風扇,能夠帶來作物生長所需的環境。此外還有一個除濕器,會在濕度過高的時候將空氣中的水分吸入蓄水池循環利用,減少水分消耗。根據弗裏德曼在 TEDx 大會上提供的數據,集裝箱農場每年用水隻有傳統農業耕種的1/10。

弗裏德曼說集裝箱農場天然的密閉性是他選擇這個載體的重要原因。密閉環境意味著作物不會受蟲害和雜草的影響,種植過程可以完全脫離農藥和除草劑,最終產出的食物更健康,也能賣出比傳統土壤種植更高的價格。此外集裝箱農場厚實的外壁能比傳統溫室的塑料薄膜更好地保持溫度,解決了他此前在設計屋頂溫室農場所遇到的能耗問題。

整套係統能夠在無人的狀態下自動運作,內部的傳感器和攝像頭與網絡相連。通過購買集裝箱農場附送的平板電腦,用戶可以看到實時拍攝的監控畫麵,以及濕度和養分數據,並且不用進入集裝箱農場便能通過軟件控製氣候和光照。

除能源利用效率更高外,為標準化而生的集裝箱農場具有運輸方便的天然優勢,而且搭建足夠簡單,隻需要將集裝箱農場運送到客戶的指定地點便可以開始生產,甚至能夠將多個集裝箱農場疊在一起,在城市裏有限的空間下種植更多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