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齊國的石油產業已經陷入了絕境當中,地方勢力不願意把手中的礦產資源讓出去,他們就不停的生產,不停的生產,但是,他們的產品本身質量不好。他們最多能夠生產一些煤油燈,或者是其他混合油品的東西,因為內燃機對汽油,柴油的要求較高,而齊國生產的油品很難達標。趙國的飛機就一度使用過他們的燃油,結果就是,發動機很容易空中熄火,然後造成很大的事故,而其他地方使用的內燃機,也很容易發生類似的事情,這直接導致,趙國不再從齊國進口大量的油品,他們轉而從秦國進口,因為秦國的油品能夠保證他們需要的質量,韓國人也在解決這樣的問題,不過他們的技術是否有突破,這點還不夠清楚,但是有一點可以明確的知道。那就是,石油產業已經有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他們正在大規模的進入這樣的產業當中,這對他們的衝擊可是非常的達。
而齊國的石油產業卻十分的落後,因為他們的組織生產方式,以及技術投入方麵都很簡單,粗糙,落後。讓人看起來十分的惱火。他們隻能提煉出煤油,瀝青,以及很多油品的混合物。這種混合物簡直就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因為他是汽油,柴油的混合體,這種混合體讓他們的燃料燃燒的方式有很大的區別。很多珍貴的油品都被無情的燃燒掉了。
當前煤油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微弱了,市場正在進一步的猥瑣當中,這是因為很多地方已經通了電線,點燈要比煤油燈更加的實用。而且能夠做好更好的事情。而煤油的狀況卻越來越不好,他們大部分都在不停的生產,生產的數量越多,就越賠錢,而越是賠錢,他們就認為自己生產的很少,他們通過很粗糙的方式在這個市場當中競爭,這就直接導致煤油價格迅速的下跌,下跌到了一個令人難以承受的價格上來。這才是他們虧損的重要原因。
低端產品越來越沒有競爭力,而高端產品他們又無法進一步的競爭,麵對這樣的一種困境,他們毫無辦法,這樣的話,齊國的石油產業徹底的陷入了絕境當中,這樣的決定足夠讓他們的情況變得不妙起來。但就是這樣,他們依然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來解決這樣的難題。
實際上,婁敬早就預見了這種狀況的發生,他的辦法就是股份製改革,希望通過股份製改革的辦法,保證原有當地人的利益,而他們的產品能夠進一步的升級,成為一種高端的產品,這樣的話,他們的利潤能夠帶來很大的利潤,但問題是,股份改革之後,技術,資金等相當多的因素加入進去之後,這種狀況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當地人的股份就會被嚴重的稀釋,最後他們可能會徹底的失去對石油產地的控製,婁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這樣的辦法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麻煩,他們可不想這樣做,而且帶來的麻煩會非常非常的大,這對他們來說是最難以接受的事情,在這樣的狀況下。婁敬的股份製改革,失敗了。因為當地人拒絕這樣的改革,他們寧肯把大量的石油井填埋起來也不願意這樣做,並且當地人極為暴力的對抗外來的商人,這就讓投資根本無法進行下去。
但當地人的經濟狀況越來越不少。婁敬也沒有辦法,他希望能夠通過一種合理的辦法解決這樣的難題。但暴力的因素是根本無法去除的。
而趙國人也注意到了石油產業的重要性,兩者之間之間是否有很大的變化,這點還真的很難說。
秦國,鹹陽,國防部,尉繚很頭疼的看著手中的報告。
“如果我們要使用大量的航空兵對月氏作戰的話,我們的石油儲備就要提高一個很大的檔次,畢竟,關中地區的石油需求也非常的大。我們不能不顧及他們。這點是我們必須要注意到的。”一名掌管後勤方麵的軍官擔心的說到。他們遇到的情況和他們之前遇到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秦國盡管提高了他們的石油儲備,但是這個缺口依然很大,因為秦國的燃油需求正在不斷的增加,他們每天會消耗超過十萬桶石油,而他們的補充是,十一萬桶,他們的儲備隻能一點點的增加,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內燃機普及,特別是汽油機的大規模使用,關中地區已經出現了大批量的汽車,石油日消耗量肯定會增加,這樣一來,秦國就拿不出多餘的儲備他們的軍事單位消耗了。除非秦國下令停止一部分機動車,但這可能嗎?秦國人已經離不開機動車了。
“長官,我們除非提高運輸量,但是,這不太可能,那樣的話,韓國新鄭,到青城的鐵路線貨運,客運全部停止,而且還是日夜不停的運輸燃油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否則的話,我們根本無法滿足這樣的儲備量,太大了。我們沒法做到這一點。”那名軍官說到。
“嗯。看來我們必須想想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否則的話,整個作戰計劃都會變得極為的被動起來,這對我們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的結果。我我們必須改變這種狀況。”尉繚說到。但是如何解決這個難題,韓國人的鐵路運輸量已經快要達到飽和了。他們同時還要承擔更大的運輸任務,這讓鐵路的狀況變得極為的 嚴峻起來,而這種嚴峻正在推向一個新的高潮,高度是前所未有的高。所有人都始料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