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對秦國人的吸引力並不是很大,秦國參謀部覺得,他們應該在戰前進行一次高空偵察,或者是對地麵進行一次全方位的照相。特別是主要區域之內的核心區域,這些核心區域報告,政府所在地,火車站,倉庫,軍營,醫院,以及大量的工廠,手工作坊區域,這些都是國防部建議轟炸的主要目標,把大量的炸彈投入到荒野燃燒那些該死的雅片植物會讓他們的效率變得極為的緩慢的。這對他們來說,是極為不利的一件事情,他們要做的就是解決這樣的事情,並且讓事情變得有利起來。
“嗯,在之前我們是不是對他們的空中部隊進行一次轟炸,這樣的話,就可以讓我們的空中偵察變得極為的有效了?”王翦問道楊端和。
“嗯。這樣做是可以,但是,這會暴露我們的目標,以及作戰計劃,這或許對我們十分的不利。”楊端和擔心的說到。
“不要擔心這樣的問題,這不是我們應該擔心的事情,我們會做好這樣的事情的。”王翦笑著說到。他認為應該及早的打掉對方的空中目標,同時偵察和轟炸應該一塊進行。
因為天軍顧問方麵提出了這樣一個概念,時效性,空中偵察的結果通常和轟炸目標實際情況存在一個時間差,這個時間差越大,變化的可能性就越大,這點來自大宛的轟炸經驗。大宛人的空中偵察通常是在轟炸的三天結束,而偵察活動卻要持續超過七天左右的時間,這個時間差是非常大的,當他們轟炸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轟炸目標早就不存在了。而且他們的轟炸對象是波斯人,他們本來就靈活善於變化,這就讓他們的轟炸效果變得不是十分的明顯,除非攻擊那些固定目標。
月氏人的情況和大宛人轟炸的目標波斯人不同,他們的目標變得穩定下來,月氏人有大量的基礎設施,他們的農業基礎,設施,以及相關的工廠,人口聚集區大部分是沿著鐵路交通線展開的。這樣就給了秦國人一個很好的轟炸目標。
不過在之前他們必須展開空中偵察才能進一步的確定他們的轟炸目標的準確性,這對他們十分的重要。
“這些目標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我們的轟炸飛艇,我們必須啟用最後的一個戰略轟炸預備隊。要知道,我們淘汰了大量的轟炸飛艇。”王翦擔心的說到。目前,秦國隻有兩個大隊的重型轟炸飛艇,原本他們的重型轟炸飛艇大隊有七個,但秦國一下子削減掉了五個,因為他們的軍費已經無法支撐他們保持這樣大規模的軍費支出了。北方的探險活動讓陸軍部和海軍部出讓更多的技術來進行換取足夠多的資金,股份來解決他們的探險費用難題。而重型轟炸飛艇就在其中。
中心轟炸飛艇長度超過兩百五十米,這是一個驚人的技術成就,因為在需要特殊的鋼材才能保持飛艇整體的堅固性,而且,表層使用了一些鋁蒙皮,在部分重型飛艇上,秦國人還對其進行了升級,他們把大量的內燃機拆卸下來,換成了安全的電機,而內燃機發電驅動電機轉動提供動力。這是一個非常合適,而又安全的方案。這已經成為飛艇成名的必須要走的道路了。秦國人出讓了這樣的技術到趙國。
趙國人對這樣的技術非常的癡迷,這樣的話,就能保證他們的飛艇能夠有足夠多的航程,空間進行轟炸秦國本土。秦國本來不想做這樣的技術出讓的,但技術趨勢就是這樣,秦國人不做,趙國人會自己研發出來,他們已經注意到了電機這種可能性,如果不是他們沒有合適的發電機組以及內燃機提供充足的源動力的話,可能他們自己就發明出了這樣的一套動力裝置。
“我們的一個大隊的重型飛艇正在進行升級改造。我很擔心,他們能否承擔這樣大的任務,而空中部隊方麵,他們正在研製新的轟炸飛機來解決這樣的問題。他們的航程可能不夠。安全性能方麵,還沒有進行最後的測試,可以說。最後的結果都未可知。”楊端和擔心的說到。
“這些,我都清楚,但我們必須這樣做。盡管在安全問題上會造成很大困難,但是,他們的意義重大,我們必須全力以赴,不然的話,我們的結果就會變得極為的不妙起來,我不想讓這樣的事情發生。投入他們吧。”王翦最後不得不投入他們最後的戰略力量,重型轟炸飛艇,他們能夠把大約十噸左右的炸藥傾瀉在敵人的頭上,這是秦國目前唯一能夠拿出手的東西來了。
楊端和點點頭。他不想說好吧,這顯得他們有些無力。不過他們還必須通過秦王這一關,秦國必須首先考慮到秦國的安全需要,其次,是否有新的技術能夠代替,以及相關的一係列的使用條款,這樣的話,才能讓他們的情況變得極為的有利起來。
命令很快下達下來,秦王也認為,秦國在月氏地區的存在感有所下降,這會對秦國在地區性的影響力造成很不好的結果,秦王需要彌補這樣的結果發生。同時,秦國需要震懾一下當地的不良苗頭,他們在挑戰秦國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