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國,李默的總理府內。李默來回走動的思考著問題,他的助理,還有部長們正在報告一係列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和大宛新組建的部隊有很大的關係。
“到目前為止,大宛軍隊已經組建了超過七百五十多個連隊,這些連隊可以組建相當多的基礎單位的步兵團。當然了。我們也和秦國人下了軍事訂單,但是,訂購什麼樣的步槍,武器,這個我們還沒有商議出一個好的結果來。”國防部長拿著手中的報告報告到。
“不過我們需要很多武器,手槍,步槍,機槍,還有相當多的火炮。以及各種後勤運輸單位車輛。這些都需要購買,我們能夠組建八個步兵師,以及兩個特種單位的特種師單位。但問題是。”國防部長說到。
“我們缺乏軍官,大宛沒有合適的軍官學校,也沒有合適的軍官儲備。當然基層指揮官的都是一些中尉,少尉,我們連少校都很少。這方麵如何解決?還需要時間的積累,但我們沒有時間。”國防部長說到。
“武器,彈藥補給都好說,我們很難解決目前的困難,秦國顧問團大部分被困在了包圍圈內,而有限的顧問團提出了一係列的問題,這些都需要迅速的解決。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的話,我們很難。”國防部長看了看李默。李默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的確,軍隊很容易建立,他們很輕鬆的就組建了超過七百五十個連隊。盡管一些連隊的人數不到八十人,他們完全是按照當地小鎮的人口,以及其他方法組建的。七百五十個連隊,是非常多的。但一個尖銳的問題隨即產生,那就是,他們缺乏足夠多的軍官。國防部長說的是一個事實,大宛軍隊組建之後,沒有營級以上的單位出現,大部分還是連隊規模的兵力集結,而這樣的原因背後就是大宛缺乏足夠多的軍官。帶領他們的軍官都是從連隊當中選拔出來的,或者是當地火槍隊的隊長,再或者就是當地有威望的年輕人,他們帶領著這樣的基層隊伍,他們的軍銜也都普遍減低一級,擔任連隊指揮官的是中尉,排長都是少尉。有的排還是一名士官來擔任指揮官。可見他們的軍官,士官缺乏有多麼可怕。
他們缺乏軍官把這些零碎狀態的軍隊組建起來,可問題是,大宛沒有這樣多的軍官。也沒有合適的軍官來做這樣的事情。
“這個問題你,秦國人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沒有?”李默這時候說到。
“這個,還沒有,我們問過秦國人了。秦國人認為,他們也沒有辦法,他們認為我們應該建立軍官學校,最起碼對一些有潛在的軍官進行集中的培養。”國防部長說到。
“不過我認為這隻是解決了基層問題,我們最多多了一些能夠勝任連排作戰的基層軍官,想要擴大,還是需要更大規模的軍事單位存在。我們缺乏的是這樣的軍官。”國防部長說到。
“而且,這個問題,在極短的時間內,很難完成。畢竟,這些軍官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軍事武器很好說,訂單武器已經迅速的下達了。秦國人很快就能輸送過來,但問題是,我們手中的軍官,卻沒有。”國防部長為難的說到。
“嗯。我明白了。我想了想。解決的辦法可能很簡單,我們讓秦國人再次派遣一個指揮部過來,反正我們手中的指揮權已經交給了秦國人,讓秦國人來指揮,秦國人可以從我們基層軍官當中選拔軍官進行培訓。這樣的話,我們人就有了。”李默想了想說到。
“可是,長官,中層軍官。這個問題很難解決的。”國防部長提醒到。他認為,這個難題是非常困難的。
“這個問題很簡單,交給秦國人來解決,他們會有辦法的,他們能夠選拔出合格的軍官來,相信我。他們一定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李默說到。
“好了。事情就這樣解決了。我們應該感到十分的輕鬆才對。這才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事實上,問題很簡單,不用太複雜。”李默很輕鬆的說到。在他看來,現在的大宛,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靠秦國人來完成,大宛沒有絲毫的主動權,隻有讓秦國人來做這樣的事情,才能讓他們做好應對戰爭的準備工作。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沒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