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蒙全點點頭,開始思考這方麵的意圖,分散炮兵,這對秦軍來說,絕對是一個兵家大忌,秦軍一向重視火力上的壓製和打擊,這或許和秦軍最早掌握火器有關係,這讓秦軍形成一個火力壓製的習慣,但是這次的命令卻十分的奇怪,那就是提供更多的馬炮。把馬炮分散到各個連隊當中組建馬炮班,這樣的話,一個營的馬炮就無法集中,火力壓製也就無法形成,在營規模作戰當中,沒有火力上的優勢,秦軍作戰起來必然會十分的吃力,蒙全擔心的就是這點。
“分散了火力,但加強了連隊的火力力量,雖然火力分散了。但是以連隊為基層的火力得到了加強。難道,上麵的意思是讓我們分開打,把一個團分散開了打,這不是化整為零,分散出擊嗎?”蒙全一下子醒悟過來。
“對,我們接下來的作戰任務肯定是這樣,我認為,上麵的意圖就是這樣。”白堂接著說到。
“可這樣做的話,不就利於對方各個擊破我們,這對我們沒有好處啊?”蒙全不解的問道。
“這就是上麵的作戰意圖的不同了。”白堂這時候說到。
“我認為,上麵可能就是讓我們分散出擊,而出擊的對象不是對方的軍隊,而是對方的部落,或者是後勤基地,不要忘了。我們可是騎兵部隊,機動能力十分的強悍,我們可以快速的繞過對方的防線,進入到對方的後方,我們的一個連隊,就能一下子吃掉對方很大一部分後勤,特別是裝備了火槍,我們在射程,威力方麵有很大的優勢,如今,我們又把馬炮裝備到連隊,在很遠的距離上,就能快速的設計,這樣一來,我們在連隊規模作戰當中,就有了很大的優勢,即便是我們無法打擊到敵人,但是我們卻有足夠大的火力優勢,這樣的威脅還是存在的。這對我們來說,這就是我們的優勢,別看我們分散了火力,但是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加強了我們的基礎連隊的火力,分散出擊,將會更加的有利於削弱安息國的基礎力量,這就是實力上的削弱。”白堂分析到。
“嗯,你分析的十分有道理。”蒙全點頭說到。
“不過,我認為,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把兵力分散開來,這樣做,有什麼樣的好處?”蒙全疑惑的問道。
“我認為,最大的可能是,我們目前不能大規模的出戰,因此小股出擊,騷擾對方,才是我們唯一的能夠做的事情,這樣做的話,對方就會和對我們疲於應付,而且我們還能最大限度的削弱敵人,這才是我們最根本的目的。”白堂分析到。
“嗯。或許是這樣一個原因,但是我認為,這樣的原因還不足以讓我們發動這樣的進攻。不管了。這已經超過了我們的分析,而且我們得到的消息也不是十分的多。這樣胡亂的猜測,反而不利於我們的判斷。”蒙全認為白堂分析的對,但是不夠全麵,因為他們掌握的信息不是很充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自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畢竟他們是團一級的作戰單位,團一級的作戰單位,他們的處境非常的尷尬,他們無法進一步的知道上麵的作戰意圖,但隻能大致的了解自己在上麵作戰意圖的作用,而下一步的作戰計劃,又無法進一步的幹涉,這就是團的中堅作用。
而李信這時候已經收到了參謀部的電報。
“沒有想到,上麵竟然讓我們的人替這些該死的大宛人偷襲安息國的部落。”李信看著參謀部的電報說到。
“長官,是不是我們有作戰任務了?”一名炮兵參謀興奮的問道。
“嗯,差不多吧。”李信說著就把手中的電報遞給了炮兵參謀。
“你看看吧,這是上麵給我的作戰部隊,匈奴騎兵部隊,而且還得到了炮兵的加強。”李信說到。炮兵參謀拿過電報看起來,其他參謀也興奮的走過來看起來。
“的確是啊,每個連隊都配備了馬炮,這樣的話,連隊的炮兵加強了。但是整體的作戰炮火能力卻沒有提升反而下降了很多。”炮兵參謀不解的說到。
“上麵的意思是,這些匈奴騎兵,將會以連隊為作戰單位,分散出擊,分別襲擊安息國的具棲息地,這樣一來,安息國人就會分散開來,疲於應付,而在連隊規模的火力對決上,他們不如我們,我們可以打一個漂亮的襲擊戰了。匈奴騎兵他們的機動速度很快。這樣一來,我們的勝算就很大了。”李信分析到。
“但是,長官,這其中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在這時候,一名後勤參謀擔心的說到。
“後勤補給任務,這些後勤補給怎麼辦?盡管匈奴騎兵的速度很快,但是,他們畢竟要消耗大量的彈藥,特別的馬炮的炮彈,打一發,可就是少一發啊。這樣一來,而且他們深入敵境。如果不能及時的撤出來的話。我擔心他們的處境會十分的危險。”那名後勤參謀擔心的說到。
“嗯。”李信點點頭。
“或許,我們能夠依靠我們的辦法來解決問題。”李信想了想說到。
“那些大宛人,進攻不足,他們對安息國人極為的恐懼,但是,我們可以讓他們防守起來,我們有大量的防守武器,地雷,鐵絲網,加上充足的火炮。火槍,我想他們足夠應對機動性很強的帕提亞騎兵。”李信說到。
“但這些還不夠,我們需要他們步步為營的建立據點,接應我們的騎兵。另外,我們的襲擊最大的目的不是襲擊對方,而是抓獲大量的奴隸,把奴隸接應過來,這才是我們最需要的東西。”李信說到。
“可是,這樣做的話,對部隊的生存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後勤參謀擔心的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