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人們的節奏感特別的強,所有人的都像預定好一樣,有計劃的進行。最後就是人們看起來非常的忙碌,一點空閑的時間都沒有,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幾乎人人都很忙碌,無論是男女都會非常的忙碌,一點空閑的時間都沒有,而這樣的事情,在韓國之前是沒有的。
對於這樣的變化,韓淑知道,這是社會大分工的造成的,這也是進步必須有的代價。
“說說看,你們秦國下一步有什麼樣的打算?”韓淑問道。
“我們的打算很簡單。”尚文說到。
“圍繞投資而展開。”尚文很簡單的說到。
“果然是。”韓淑很高興自己猜中了秦國的目的。
“雖然簡單,但,實際上,一點都不簡單。”尚文搖頭對韓淑說到。
“為什麼”韓淑問道。
“因為很多事情需要做。”尚文回答道。
“比如,投資,首先就要的是安全,首先,各國的貿易稅收要減低很多,這樣的話,會帶來很大的貿易機會,有了貿易,才能有更大的商業投資,而新加入的幾個國家,在關稅方麵,還缺乏很大的保證,我們需要法律條款來保證這一點。”尚文接著說到。
“對。你說的沒錯。”韓淑說到。
“然後就是各國的具體的法律,我們一方麵需要給出具體的法律條文的保證。同時,我們要求各國的法律能夠帶有很大的公平性。要知道,在趙國,以及其他國家,法律對貴族而言是沒有約束力的。而對平民也有很大的非公平性,這些都對投資造成一些影響。”尚文擔心的說到。
“嗯。你說的沒錯。”韓淑對尚文說到。
“不過,我認為,你的分析有很大的問題。首先你想錯問題了。”韓淑明白尚文說的是什麼意思,在她看來,尚文說的這些的確有問題,但是並不是主要的問題。可以說,這些問題都很容易解決。
“我想錯了?”尚文不明白的問道。
“對。你想錯了。”韓淑說到。
“你一開始就想錯了。各國當前都缺乏資金,我們韓國的情況,秦國最清楚。”韓淑說到。
“但就是這樣,各國也缺乏資金,為了解決資金的額難題,各國肯定會做出不同程度上的妥協,當前也就是說,有資金的,隻有你們秦國,而缺乏資金的卻又很多,秦國可以選擇有利的一方,而得不到投資的一方該如何解決?自然開始思考自己的問題,他們要麼改善一些條件,要麼把條件變得有利於你們,他們做出重大的妥協。這些都是有利於秦國的。至於你說的法律問題,有利於貴族而不利於平民。在我看來,這些東西,對秦國是有利的,畢竟有錢人隻是少數人,大部分的財富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上的。”韓淑說到。
“而你實在是想錯了。”韓淑說到。
“如果你過多的參與到各國的法律製定當中來的話,反而對秦國投資極為的不利,他們會認為秦國是在借助投資強行推行秦法,這樣會對秦國投資引來極大的不滿和阻礙,這對秦國以及各國的發展來說,是極為不利的一點。”韓淑接著說到。
“嗯。”尚文這時候點點頭。他不得不承認自己有些想錯了。而韓淑在這一點上提醒了他,如果他認為各國的法律有弊端的話,要求各國推行秦國法律,或者是以秦國為藍本的法律條文的話,結果會如何?肯定會引起各國人的不滿,或者是猜疑,這樣一來,秦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優勢,一下子又變的沒有了。
“你說的沒錯。”尚文想了想說到。
“如果不是你的提醒,恐怕我又要進入另外一個錯誤當中去了。”尚文說到。
“在法律問題上,秦國不能有過多的要求,而是采取保護投資這樣的條件即可。”尚文說到。
“對。很正確。”韓淑點頭道。
“不過,對於金融,我認為,你有很大的發言權。”韓淑接著說到。這才是韓淑最想知道的地方。她很想知道,秦國到底如何發展金融。
“的確如此。”尚文點點頭。
“秦國需要投資,投資就需要金融的發展。”尚文說到。
“你也知道的。秦國的銀行的經營模式有很大的問題。他們手中有大量的股份,但是這些股份僅僅是抵押物,除非越過一定的期限,否則是不會抵押的,這樣的話,就會造成銀行流動資金的下降,而且盈利周期有很大的限製,這對銀行是十分不利的。”尚文說到。
“對。”韓淑說的。
“所以,秦國銀行才有了投資銀行這樣一說,如果銀行把錢投入進去,這樣的話,這些股份就是購買的了。有了這些股份,秦國銀行就可以隨意的處置,至於如何處置,這樣處置,就看他們的了。”尚文說到。
“但又有一個問題出現了。”尚文接著說到。
“這些股份也是固定的。”韓淑說到。
“對。所以,銀行想要快速的回籠資金的話,就一個辦法,賣出手中的股份。這就需要證券市場。趙國已經有了自己的股票市場,韓國也有,但是,我認為這些還不夠。兩個市場都不是很完善,我希望兩個國家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決金融問題,也就是讓更多的企業進入上市階段。這樣就能迎來更大規模的投資。”尚文說到。
“嗯。”韓淑點頭,對於尚文這樣的想法,她還是第一次聽到。她要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