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王上。當前韓國的金融發展實在是太少了。”張良說到。
“是啊,我們的金融發展的太少了。就目前的能力,根本就不可能給這些企業提供大量的資金,沒有資金的支持,這些企業就相當於沒有血的孩子。沒有血,他們怎麼長大。”韓淑說到。
“是啊。王上,我們要想增加企業的數量,第一的目的就是增加金融手段。增加對企業的金融支持。”張良說到。
“恩,這方麵,我認為,應該和秦國金融機構多合作一下,我們要增加我們這方麵的經驗。”韓淑說到。
“王上,臣認為,這方麵,應該借鑒一下秦國方麵的經驗,我們可以鼓勵商業組織進入金融行業,這樣一來,金融業才能有迅猛的發展。”張良說到。
“恩。”韓淑點點頭。
“最近的報紙上,秦國丞相精選,尚文的精選口號就值得我們注意,學習。”韓淑說到。
“開放,包容,自由,民主,這中間,自由,被秦國的商業報紙反複的提到,而且在這個自由當中,秦國政府明確的表示,不管很多事情,你說。我們是不是也學習一下秦國,放開很多限製,采取不管的措施?”韓淑這個時候問道。
“恩。臣認為可以。對於金融業的放開,就能迅速的讓大量的企業進入其中,發展速度,或許真的能夠快一些,還有就是金融的手段也能發展起來。”張良說到。
“恩。就這樣辦吧。”韓淑決定到。
“這件事情快去辦吧。”韓淑說到。說著張良就要去辦事情,但是就在走到門口的時候,張良忽然停下腳步。
“王上,臣想起一件事情來。”這時候。張良轉過身來說到。
“什麼事情?”韓淑問道。
“資金,就是資金的提供方麵。”張良這個時候說到。
“資金,怎麼了?”韓淑問道。
“之前秦國人已經說了紙幣的供應量這個問題。秦國有大量的環境儲備,他們就可以發行大量的紙幣,而當前我們韓國也有了一定的黃金儲備,我們是不是加大紙幣的發行量,另外,臣也最近發現一個秘密。”張良這個時候說到。
“哦。什麼秘密?”韓淑這個時候問道。
“就是秦國紙幣和韓國紙幣之間的對比。如果我們韓國的紙幣和秦國紙幣之間的對比,比如,現在的一比七,一下子放到一比十的話,這樣會產生一個資金流入的態勢,這對我們韓國非常的有利。”張良這時候說到。
“怎麼有利?”韓淑問道。
“大量的紙幣的發行。這樣一來,我們韓國的貨幣供應問題就解決了。”張良說到。
“說下去。”韓淑還不明白張良想說明什麼問題,她想讓張良說下去。
“大量的紙幣發行,我們政府手中的資金就多了。而且有了這樣多的資金,我們就可以辦理很大的銀行。”張良說到。
“而我們的紙幣和秦國的紙幣對比就會下降到,一比十,秦國的紙幣能夠換我們十張紙幣,我們的紙幣很便宜。秦國人的資金能夠換很多,就能雇傭更多的人,花費很少,這樣一來,資金就會迅速的流入我們韓國,韓國在和這些企業的合作的時候就有很大的優勢。”張良說到。
“恩。”韓淑點點頭,覺得張良說的有道理。
“秦國的紙幣能夠換去更多的韓國紙幣,大量的紙幣發行也能滿足我們的需求,不過,這對我們韓國人來說,有些不妙。因為他們的掙的錢。實際上少了很多。”韓淑擔心的說到。
“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用秦國人來說,當前,韓國的情況就是通貨緊縮。通貨緊縮的話,對企業十分的不利,對民眾來說,十分的有利。因為物價便宜,但是,如果發行大量的紙幣的話,就會造成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對企業來說十分的有利,因為投資旺盛,企業有充足的資金來做很多的事情。”張良說的。
“但是,物價就對韓國不利了。”張良說到。
“恩。”韓淑說到。
“不過,我覺得,應該不可能一下子過來,我認為,這件事情還是可以做下去。”韓淑說到。
“就這樣。”韓淑說到。
“秦國當前肯定也在這樣做,我們也是可以的。”韓淑說到。
“隻是,有點我認為不同。”張良這個時候說到。
“為什麼?”韓淑說到。
“當前,使用秦國紙幣的有趙國,聽說,最近燕國方麵也在考慮使用紙幣,可以說是擴大紙幣的使用範圍,聽說在他們的秦國租界區,秦國的紙幣流通的十分的廣泛,燕國的金屬貨幣,流通越來越差了。”韓淑說到。
“還有齊國。聽說齊國的代表也去了秦國。魏國方麵,恐怕也有這樣的心思。”張良說到。
“恩。我們應該抓緊了。我們已經落後了很多。我認為,當前韓國不僅僅應該在這些地方使用。”韓淑想了想說到。
“我認為,應該把更多的資金放在韓國以外的地方,比如說,韓國的殖民地。那些韓國新占領的地方。如果發現有黃金的話,就可以用紙幣變換過來。”韓淑說到。
“對,王上說的是。”張良說到。
“恩。就這樣辦。”韓淑說到。秦國人的紙幣可以轉移到各個國家去,這個國家需求過多,就可以轉移到其他地方去。而韓國的情況卻不同,韓國隻有一片狹窄的市場,這樣的市場的情況地韓國來說十分的不利,秦國可以采用轉移的辦法。但韓國不能用這樣的辦法。為了轉移這些紙幣的情況,韓國隻能把大量的紙幣轉移到殖民地去,開拓殖民地,把大量的紙幣放出去。然後就能發行更多的紙幣這樣一來,可能就會減少韓國通貨膨脹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