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競爭力(2 / 2)

“秦國企業文化和韓國企業文化不同,秦國的企業講究的是競爭力,他們的企業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在某一項領域取得了優勢,比如,秦國的文陽銀行,下麵就有很多的投資公司,鐵路運輸,汽車製造,機械加工,兵器生產等等領域的。李氏兵工廠在兵器製作技術上占據絕對優勢,蒙氏在北方草原上能夠聚集大量的肉類製品,這些都是他們這些企業能夠存在的原因。”張良說到。

“反觀我韓國。我韓國生產的產品,隻有布料,鞋襪,這些東西是賺不了多少錢財的。偶爾在槍械零部件取得優勢,但無法大規模生產,生產標準不同了,導致我們這些手工領域競爭力不強。韓國要賣出十匹布料賺到的錢財,才能和秦國製造一門大炮的賺的錢財相同。這樣的利益差別太大了。韓國一無技術,二無設備,三無資金的情況下,根本沒法和秦國競爭。如果能夠引入秦國的資本。雖然對韓國企業造成了很大的衝擊。這種衝擊是前所未有的。但,如果幸存下來,韓國的企業就會和秦國一樣。有幾個龍頭企業存在。他們就是虎狼,待宰的羔羊。”張良痛心的說到。

“王上,臣也不願意看到韓國企業如此,但是韓國企業和秦國企業相比,就是如此,如果不這樣做的話,那麼,韓國真的就是大禍臨頭了。如果北方的趙國搶先一步發展起來,後果不堪設想啊。”張良有些激動的說到。

韓淑無話可說。這對她來說,就是韓國失去先機的一種表現,韓國之所以有今天的發展,就是因為韓國緊緊的靠攏秦國,占據了一定的先機才發展起來的。但,這種靠攏還有一定的距離感。韓國故意在一些地方保持距離,比如資本運作以及資本引入方麵,韓國方麵都是小心謹慎。這種小心謹慎固然很好,卻導致韓國企業發展速度緩慢,韓國是六國當中第一個建立企業的國家,也是第一個鋪設電報,鐵路,公路的國家。這些都讓韓國處於領先的地位,但是,在這些之後,韓國的企業的貢獻就迅速的降低,否則韓國經濟也不會如此不景氣。

韓淑來回走動,想著這件事情。一開始,韓淑根本就沒有在自己身上找理由,如果真的按照張良說的那樣的話。韓淑內心的自信受到了嚴重的挑戰,韓淑左右了想了想。

“還有什麼?”韓淑猶豫不定,她想聽下去。

“韓國要想發展,還缺乏很多的東西。我們都在研究,都在觀察秦國為何發展如此之快,我覺得,我們都錯了。秦國人的布局,看起來好像不相幹。其實,每一步都是有關聯的,這種關聯是內在的,是占據先機的,我們在猜測秦國人做法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失去了先機。秦國做的時候,我們有時候還不明白。我們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占據先機。弄清楚,我們自己要幹什麼。”張良激動的說到。

“恩。”韓淑點點頭。

“丞相說的對。”韓淑說到。

“韓國不能處處落後於別人,韓國也不能緊跟秦國,韓國要走自己的路。”韓淑點頭說到。這一點,她是心裏特別清楚的。

“但,王上,韓國需要發展,就需要秦國人。各國都已經無法避免這一點了。之前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想到秦國會發展到這一點。所以,韓國當前已經落後於秦國,要想趕超,就隻能學習秦國,同時根據自身的條件,加快步伐。”張良這個時候說道。

“恩。”韓淑點點頭。

“該如何辦才好?”韓淑問道。

“引進秦國資本,隻有引進秦國的資本,韓國才能繼續發展,臣認為,不單單是引進秦國資本,還有技術,讓韓國的企業擁有競爭力。在未來的競爭道路上,能夠占據一席之地。”張良說到。

“恩。”韓淑點點頭。

“就如此辦,引進秦國的資本,最重要的是引進秦國的技術,必要的話,隻要秦國的東西好,我們都可以拿來用。”韓淑說到。

“是。王上。”張良答應到。

秦國鹹陽。

“將軍的意思是說,秦國西域的外圍已經被安息國盯上了?”秦王在大殿內一副巨大地圖上問道。

“是的,王上。”王翦回答道。

“我們之前查看的一係列的屍體都認為都是其他國家軍隊,他們人數,裝備規模都不同。有一定的戰爭能力。和一般的西域小國絕對不同。”王翦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