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5金融偏見(2 / 2)

“就知道你這個丫頭機靈。撿好聽的說給我聽。”韓淑笑著說道。

“這秦國有很多的東西。也有很多的優勢,張丞相在電報上也舉例說了一些。”韓淑說道。

“比如,這糧食。當前,六國的情況都不妙。趙國征稅征的厲害。魏國也在極力的征稅,這糧食,讓這些國家的民眾需求的很多,但這些民眾,哪有什麼錢財去買糧食啊。我們進口了設備,恐怕也能以賣出去。”韓淑說道。

“各國的局勢都不穩定,六國民眾無錢購買糧食,這優勢也不足夠。這火槍,秦國的技術,恐怕還不會一下子給我們韓國。”韓淑說道。

“給六國建設鐵路。這需求。他們沒有錢啊。”韓淑搖搖頭。在韓淑看來。張良的看法很有遠見,但是目前的問題根本不解決問題。

六國實際上,都缺乏足夠的穩定性,還有充足的資金來開發這個市場。比如趙國局勢來說。趙國局麵已經有混亂了極限了。貴族組織軍隊忙著平定暴動。對於糧食需求來說,他們的需求變的不是那樣的重要,軍火反而需求大於糧食。而趙國民眾,稅收征收的已經非常的可怕了。隻有少部分糧食,或者是自耕地還能勉強維持生計,秦國的糧食可以直接進入趙國,這根本就不需要韓國參與其中。魏國也需要糧食。但魏國人根本買不起,這和趙國情況是一致的。還有齊國。

而要想大規模的賣出糧食,隻能是這些國家穩定之後。但這些國家根本就不穩定,國家拿走的稅收,讓這些民眾難以活下來。哪有多餘的錢財買糧食。

六國不穩定,不發展,市場就難以發展起來,這是韓淑自己總結出來的一個情況,當初秦國來韓國新鄭召開峰會,秦國的意圖大致是如此,秦國也看出了問題所在,如果秦國和韓國要想出口自己的商品的話,估計就需要整合一下各國的市場。但是各國都極為的不穩定,這也就難以造成市場繼續持續的開放下去,而動亂時候,隻有軍火生意最熱絡。

“看來,我們還是太缺錢了。各國也太缺錢了。”韓淑說道。

“我們的商品這時候也賣不動了。”韓淑說道。

“王上,小荷認為,韓國的商品不是賣不動了。隻是,韓國的商品在六國當中賣不動,在海外,什麼東西都缺,這些東西可不少啊。”小荷說道。

“哦。”韓淑好奇的看著小荷。

“你繼續說下去。”韓淑端起茶杯說道。

“是王上。”小荷說道。

“小荷整理資料發現。海外的市場,什麼都缺,隻要是商品,他們就能賣出去,我們的東西為什麼不賣給海外。聽說楚國人的殖民地上,也需要各種各樣的東西,他們從海外還能運送回來大量的原材料,那麼,我們韓國為什麼加大海外市場的力度。把東西都賣出去。”小荷說道。

“恩。”韓淑點點頭,認為小荷說的有道理。

“此外,還有就是軍火,我們可以學技術,自己開發,不僅僅在韓國有自己的兵工廠,也可以在海外有,此外,海外有大量的木材,我們可以就地,吸引大量的工匠,在外造船,修船,這也是韓國海外建立殖民地,可以的話,可以建立州的基礎啊。”小荷說道。

“恩。可以。”韓淑點點頭。

“王上,小荷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太大膽了。”小荷說道。

“說說看。”韓淑放下手中的茶杯說道。

“恩。小荷認為,應該在金融上做一番作為,秦國金融業非常的發達,他們不僅僅有銀行,還有債券市場,證券市場,期貨市場,現貨市場,再看看我們,則沒有這些都東西,最多,我們就隻有銀行,在對我們來說太單調了。如果我們有了這些市場,韓國的企業就有了資金。有了資金,自然擴充起來很快。特別是海外。”小荷笑著說道。

聽到這裏,韓淑靜靜的看著小荷。韓淑陷入了思考當中。她認為,小荷說的有幾分道理,雖然韓淑對秦國的金融業一直有偏見,但其作用還是可以看得見的,但韓淑認為,金融實際上就是再騙錢,所以,在金融問題上,韓淑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但小荷說完這些的時候。韓淑打開了自己的偏見,覺得自己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