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海軍則建議商船和楚國商船一同出江。並且要求其所有船隻統一編成大型船隊出江。但船隻安裝武器,改造工程進度都不一樣。加上貨物到達時間也不一樣。為了搶占商機,這些武裝商船,隻要一裝滿貨物就立即出發,根本就沒有時間去組織商船隊伍。
對於秦國海軍的警告。他們則看都不看。理都不理。
“嗚嗚嗚。”裝在能夠提供500功的蒸汽機商船出江。他們的速度要比那些木質的楚國商船快多了。他們相信,他們很快就能達到楚國碼頭,然後換回他們想要的東西。
秦國的商船是滿載希望出發的,但這次航行顯然要冒險的多。因為楚國方麵準備嚴重不足,甚至是通信方麵都根本上。
楚國國內有沒有一條電報線。這是兩國直接溝通的最基本情況。秦國沒有重新派出大使。這樣一來,才楚國就沒有一名秦國官員來為秦國的利益負責。而最重要的是,楚國。
楚國國內的港口設備根本跟不上秦國發展的節奏,而且,秦國的武裝商船雖然有武器,但停泊的港口根本就沒法提供燃料,食物,水的補給。特別是停泊港口的安全問題。楚國商船是大規模編組出江的。而秦國的船隻都是一艘接著一艘的出江。這樣小規模的出江其結果就是,很容易被其盯上。這樣一來就很容易被楚國水盜盯上。然後被其洗劫一空。而秦國海軍正是擔心這樣的事情發生,才建議其組織編隊進行出海。
而秦國武裝商船的船主看到被人大賺特賺。同時又十分迷信武裝商船的武器威力。他們相信,自己的武器對付那些隻裝備了短劍,戈,戟,這樣冷兵器的水盜來說。十分夠用。而且是對其橫掃。
但秦國武裝商船好像忘記了一點。那就是盜賊從來就不是按照正常想法進行的。他們也善於神出鬼沒,埋伏,打悶棍。特別是這些隻有冷兵器的水盜,他們非常清楚,他們隻能襲擊那些小的商船。大的他們需要聯合才能下手。如果是大型的商船隊。他們根本就沒有下手的機會。
貴族們的商船隊通常是帶有武器的,而且有專門的船隻,和水軍船隻護航,最重要的是,那些小型商船也往往會跟隨貴族們的大型商船行動。這樣一來,楚國水盜的日子也越來越難活。而這個時候,秦國武裝商船的出現,無疑是送上門的美餐。
而秦國武裝商船對此一無所知,軍方也沒有給出詳細的參考意見什麼的。就此,秦國武裝商船就這樣出江了。
對於武裝商船出不出江,尚文不關心,因為他也無法詳細的了解南方的情況。因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已經是夠他忙的了。
他忙的就是如何在不影響秦國國家軍事力量的情況下,削減軍費。同時要照顧那些軍工企業,然後把騰出來的資金投入到公共事業當中,這些事業將極大的推動秦國經濟在未來一段時間的快速發展。
國內對削減軍費,將騰出來的資金投入到公共事業當中的態度是不統一的。
反對者認為,這有可能會把秦國的軍事力量大規模削減。這就造成秦國無法有效的抗衡六國。要知道。六國已經組織起好幾次反秦聯盟。雖然秦國現在外交上有趙國,韓國,燕國形成聯盟。但如果突然發生意外。秦國的國防能在一夜之間動員起來嗎?這個擔憂是的確存在。而且是很有根據的。
而讚成者認為,秦國的經濟不僅僅是軍工企業的功勞,還有更多秦國其他工廠的功勞。而且商業賦稅已經是秦國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如果把大量的賦稅投入到公共事業當中的話,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當中,鐵路,高速公路,大型水利設施,高壓電線架設之後的電網普及。這些都可以極大的促進秦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秦國經濟快速發展之後,將會產生大量的賦稅。隻要有錢,秦國的國防可以在一夜之間換裝大量先進的武器。而這些武器都是秦國之前沒有的。比如,剛剛興起的裝甲戰車機動作戰理論中需要的大量履帶裝甲戰車,這些隻要有錢,秦國都能在一夜之間生產並且裝備給部隊。
兩方的講解都有道理。但誰都有缺點,也有優點。這個度需要尚文自己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