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空軍也做出了一些調整。那就是保留一些精幹的飛行隊伍。注重人才的重要性。秦國飛行員的培養讓齊國空軍學到很多。比如飛行小時計算。一些技術動作的培訓教程也開始編製。為了加快空軍的戰鬥形成。他們成立了齊國空軍飛行學校。這是齊國自己的飛行學校。齊國空軍未來的飛行員都是從這裏走向戰場的。
武器革新方麵。齊國依然沒有掌握觸發式引信的技術。秦國對此嚴密封鎖。雖然秦國已經達到了雙基裝藥的地步。但依然害怕對手獲得他們之前知道的技術。特別是火冒都對其進行技術封鎖。這樣一來齊國在武器革新方麵有很大的阻力。但齊國工匠卻根據燧發槍原理發明了燧發引信炸彈。
炸彈使用一個密封良好的木桶或者是陶罐。然後根據重心位置進行調整。這個調整的位置就是在從高空扔下的時候能夠一下子頭朝下下去。這就意味著前麵裝藥量非常大。在裝藥量位置用一根竹竿作為點火引信。
點火引信最前麵用一根鐵管插進。在竹竿插進火藥的位置放置鐵砂環。火藥裝藥部分也經過特別加工。那就是從較為稀疏到緊密安裝。這樣就有一定的空間保留氧氣點燃導火火藥。這就是齊國空軍早期的航空炸彈。
秦國天軍無法控製整條戰線上的製空權。他們雖然對打爆這樣的飛艇毫不費力。但卻沒法阻止多的不得了的飛艇空襲。
有了熱氣飛艇,遊擊隊秘密提供較為準確的戰場情報。以及燧發航空炸彈的使用。特別是陶罐航空炸彈炸裂的陶片殺傷驚人。相當於榴彈攻擊。頻頻轟炸成功的齊國空軍開始在空中逐漸占據主動權。秦國天軍飛行員卻多有抱怨。他們的飛行時間越來越多。休息的時間越來越少。很多飛行員都處於疲憊狀態。但燕軍陣地頻頻遭到攻擊。而秦軍隻能徒勞的出動飛機巡邏。
他們隻能碰運氣的逮住對方的熱氣飛艇進行攻擊。但有時候打光子彈也難以擊落一艘飛艇。原因是他們的子彈穿透力強。但這對熱氣飛艇來說即便是挨上一百發子彈。最多也就是說了一百個小孔。飛艇依然可以依靠一定的熱氣提供安全的升力。一時間弄的秦國飛行員急的扔掉飛機上的工具箱。有飛行射手更是氣憤的打光一個彈盤之後朝對手投擲彈盤。原因是飛艇挨了那麼多槍子依然飄在天上。
不僅秦軍泄氣。就連燕軍看著都惱火。這大胖家夥太難打了。
“突突突”又是三發機槍點射。三發子彈準確集中碩大的飛艇氣囊。這次飛艇的氣囊擊中之後開始燃燒起來。看到飛艇著火。機槍手抓住有利機會扣動扳機。
“突突突”又一串連續射擊。子彈擊中之後燃起大火。飛艇很快就燃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