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六】心思縝密少年郎(2 / 2)

洵王府內氛圍前所未有的肅殺,目所及處,除了皚皚白雪便是清冷的白紗、白布、白色孝衣,滿目純白。

毓後遭人殺害,念其乃先帝的皇後,且這些時日靜心悔過,嘉煜帝允蘇夜洵將其接回洵王府,擺祭台、設靈位。

書房外幾乎不見任何人影走動,曹溪撫劍而立,目光冷冷掃過四周,莫說一個大活人,便是一隻鳥兒也別想逃過他的眼睛。他奉命守住書房,不讓任何人靠近,那就決不能失職,就算是洵王妃來了,他也會照樣攔下。

“多年不見老師,老師依舊精神抖擻。”低沉醇厚的嗓音,即便有掩飾不了的敬意,然那股子冷冽氣勢卻絲毫不減。

聞言,坐在他對麵的那人微微側身,瞥了他一眼,神色微凝,“可是你卻不似為師離開時那般,意氣風發,鬥誌昂揚,你的雄心和抱負,為師看不到了。”

說話的是個五十多歲的老者,他雖是發已花白,卻身板端直,神采奕奕,雙眸中精光閃爍,全然不似個年將花甲之人。

他語氣之中透著一絲不滿,看向蘇夜洵的一雙眼睛大膽放肆,直直盯著蘇夜洵,說話直接幹脆。

饒是蘇夜洵平日裏氣勢再盛,聞此一言也不由得微微一怔,繼而凝眉垂首,沉默許久,緩緩道:“對不起老師,我讓老師失望了。”

老者卻隻是擺擺手,輕輕太息,“為師此番回京,一來是聽聞宮中有大變,想趕回來看看如今是怎般情境,二來則是為了你哥哥洛王當年遭人迫害一事,三來也是為了你和你母妃……多時不見你們,不知你們過得如何。話說回來,也算是年關將近,倦鳥歸巢……”

他後麵的幾句話蘇夜洵聽得並不清楚,在聽到他說“洛王”的時候,蘇夜洵神色陡變,豁然上前一步問道:“老師查到二哥被害的真相了?”

老者搖搖頭,又點點頭道:“真相尚未查明,但是為師走訪在外這些年暗中留意了洛王的事,也特地從南海走了幾趟……”他說著頓了頓,似乎想起了什麼,蹙眉道:“為師發現,除了我們,還有一撥人在暗中調查洛王之死的真正原因。”

蘇夜洵頓然就想起衣凰曾經所言,不由眸色一沉,道:“是她。”

“誰?”

“當年的清塵郡主,而今的……皇後娘娘。”

“那個小丫頭……”提及衣凰,老者忍不住狠狠皺眉,再次瞥了蘇夜洵一眼,見他正垂首思索什麼,不由臉色一變,閃過一道陰鬱神色,“為師倒是沒想到,不過一個小小的丫頭,就能讓你如此失魂落魄,一點都不像為師所認識的洵王。”

聽出他話語中的責備,蘇夜洵神色更加暗沉,垂首良久不語。

見他不答,老者眼中的失望更深一層,搖首道:“沒想到那些傳聞竟是真的,你當真是因為這個丫頭失了自我,失了鬥誌和野心?”

“老師此言不妥。”一聽到“野心”二字,蘇夜洵突然抬頭,正色看著老者,“老師認為一個小小的丫頭何以有膽量將自己獨身一人置身五千突厥軍中,然後又憑一己之力,擊潰三千突厥精兵,全身而退?老師認為一個小小的丫頭又何以能破了那讓數十萬銀甲軍見之頭疼的黑雲陣,令敵死傷無數,而我軍幾無傷亡?”

老者不由愣了一愣,微微眯起眼睛看著蘇夜洵,思索著什麼。

從他現身到現在,不管是出於對老師的尊重還是由於毓後的死,蘇夜洵一直沉默不語,對他亦是恭敬萬分,未曾有過半個字頂撞,可是方才,蘇夜洵的語氣和神色認真無比,沒有半分說笑之意,而他之所言亦不給老者絲毫反駁和否認的餘地。

“從當年的大殿下受人誣陷一事,到前不久的貴太妃之事,老師許是不知,稍有一點差錯,她就可能救不了別人,反而將自己搭進去,可是每一次她都是成功。老師難道認為,這也隻是巧合,隻是運氣?”

老者不由陷入沉默,他在思考,在盤算。

蘇夜洵所說的那些事情他不是沒有聽到,這幾年關於清塵郡主慕衣凰的事情早已傳遍天朝各地。別的不說,單就是她能想到派人前去查探蘇夜洛的真正死因這一點,就足夠讓他另眼相看。

然越是如此,他就越發對衣凰提不起好感。他的學生他了解,蘇夜洵素來心高氣傲,能讓他正眼相待的女子本就難得,更勿論是讓他這般重視、這般在乎、這般稱讚的清塵郡主。

傳聞畢竟隻是傳聞,也許有些東西光靠傳聞不能看得清明,也許,他該找機會去會一會這個小丫頭了。

正沉思間,突然隻聽得門外一聲:“王妃請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