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六】四麵邊聲連角起(2 / 2)

不對!

董未突然一正臉色,盯著墨香雪問道:“王爺,這位姑娘是……”

蘇夜渙神色平靜道:“之前那三人中逃掉的那個。”

董未不由對墨香雪多了份警惕,“她既是哈拉族人,王爺還是要防著點好……”

“防?”聞言,蘇夜渙不由朗聲哈哈笑開,“董未,你讓本王防著她?嘖嘖……這倒還真有點困難,枕邊之人,如何防?”

說罷又是哈哈大笑幾聲,不顧眾人的詫異與訝然,一手牽了墨香雪的手,一手攬上她的腰,帶頭徑自離去。

身後,董未有些哭笑不得,不由凝眉自言自語道:“難不成,王爺是要給咱們找個哈拉族王妃?”

十一月底,西疆傳來捷報。

蘇夜渙帶領五十萬銀甲軍在十日內不僅奪回了郢城,更一路直下,攻陷了哈拉族。如今已經得到消息,江峰江祿父子身在葛邏祿軍中,蘇夜渙留王奇將軍領十萬人留守郢城,恭明領十萬人留守鶩城,命祈卯領二十萬銀甲軍從西北朝著葛邏祿行進,自己則帶領另外三十萬銀甲軍從西南方抄近路前行。

看到這封加急捷報,睿晟帝多日來陰鬱的神色終於有了些緩和。

小小的一個鶩城守將勾結葛邏祿在邊疆作亂,本不是什麼天大的事情,隻是不巧趕上了東宮大火、大皇子葬身火海一事,才會惹得睿晟帝心情煩悶至極。

所幸現在邊疆動亂解除不過是觸手可及之事,安穩邊疆鄰近各族隻是時間的問題。

東宮大火之事已過去數月,宮中看起來一切風平浪靜。

雖然最初從被燒的東宮之中尋得了儀秋宮的令牌,卻連同著冬靈被抓一事一並帶過了,刑部在審問冬靈之時,她全都供認不諱,直言自己早年有個姐姐曾在東宮當差,怎知後來卻莫名其妙冤死宮中,她為替姐報仇,所以才會買通宮外的殺手,讓他們前往東宮刺殺蘇夜澄。

對於她所言是真是假,已無人想要細細過問。

刑部本就屬於六部,之前是歸毓古騫之轄,後毓古騫雖升任了左相,但接上的尚書令卻是傅雯嫣的父親傅田。這傅家與毓家及洵王殿下的關係誰人不知,因此刑部並無將此案深究的意思,既然有人認罪,那便遂了她的意思得了。

由是因此,連帶著東宮大火一事也算在了冬靈身上,眾人本想,既然睿晟帝已與毓皇後和睦如初,即意味著睿晟帝不欲深查此事,便草草結了。

這幾日上來的折子中,有不少對蘇夜澄該葬於何處提出疑慮。

雖然他曾二度被廢,但畢竟他是崇仁睿晟帝二十多年來唯一一位太子,且他是葬身於東宮之中,如今新太子人選也尚未定下,眾人紛紛疑問,蘇夜澄是否要按天朝習俗,葬入帝陵。

這個習俗本是從建朝初期定下來的,那時是祖皇帝的兒子鴻佑帝,鴻佑帝與祖皇帝一樣,都是個癡情之人,在位十多年間隻有一後一妃,皇後為他摯愛的女子,在產下太子當日血崩而去,太子天資聰穎,深得鴻佑帝喜愛,不想卻在十二歲那年因染上天花,不治而亡。鴻佑帝傷心至極,命人在帝陵之中修建兩座墓,保其太子身份,以天子之禮葬於帝陵。

後來,再有太子先於皇帝去世時,皇帝都會細細斟酌一番,且看太子身前所做業績是否足夠有資格葬入帝陵,再做定奪。

如今蘇夜澄這沒的突然,且身份不尷不尬,眾人沒有頭緒,隻得轉向睿晟帝詢問。

自從接到第一封這樣的折子,睿晟帝便日日皺眉不展,思量此事,卻是過了十來天,也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複。

十二月初一,天降第二場大雪,這一場雪比前麵那場更為迅猛冷冽,寒風一直呼呼刮了一整晚,第二日開門時,地上已經堆積了厚厚的一層雪。

睿晟帝突來了興致,命宗正量了一下,竟有五六寸厚。

殿外冰冷刺骨,殿內即使燃了爐子,依舊寒流陣陣。

宗正上前替睿晟帝換了杯熱茶,見睿晟帝看折子正看得投入,似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要稟報,卻又不敢打擾。

睿晟帝不由抬眼瞥了他一眼,道:“有事便說。”

“是。”宗正訕訕地應了聲,上前指了指一旁的一摞折子道:“這最上麵的兩封是兩位丞相親自交來,命奴才一定要告知皇上批閱的,想來怕是與大殿下入葬一事有關。”

睿晟帝臉色驟然一沉,冷眸掃西宗正,“你如今倒是會猜測他們的心思了。”

宗正聞言驟然一驚,忙跪下拜道:“奴才不敢,奴才多嘴……”他說著連著扇了自己好幾個耳光。

睿晟帝見了揮了揮手道:“罷了……朕沒有要怪罪你的意思,朕隻是在想,他們都會有怎樣的說法……”他說著又看了看宗正,凝眉問道:“宗正,你告訴朕,若讓你猜測,你猜他們會說些什麼?盡管說來,朕免你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