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 岈山眉白菊(2 / 2)

“豈止不是凡品。”平氏道:“岈山在大洪西南邊陲,是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山上世代住著一個奇怪的民族——滕族,滕族擅機關、陣法,輕易不許外人進入他們的領地。岈山上種的這種眉白菊,製茶可謂絕佳。偏偏外人進不去,所以極難得到。我聽說,皇上最愛此茶,每年要用不知多少寶貝去和滕族換點這菊花來。”

這番話的意思誰都明白,如果貢菊茶是佳品,那這眉白菊茶便是絕品了。皇上最愛的茶,宮裏也沒有多少的好東西,應煊一入秋便給方媃送了來,先不論這茶好壞,單是這份心意也夠令人眼紅了。

任氏笑道:“還是平妹妹見多識廣,我們隻管閉著眼喝,白白糟蹋這麼好的東西。”

平氏似笑非笑,道:“田庶妃姐姐這麼愛飲菊花茶,卻沒嚐過這眉白菊,真是可惜。”

田氏臉色通紅,恨恨瞪了眼多嘴的碧桃,一聲不吭。

晴兒瞪了麗兒一眼,這麼難得的茶,一共也沒多少,應該留著給小姐自己喝,麗兒不懂,拿出來待客,豈不是浪費。

平氏暗笑,這個田氏小小年紀,依仗著家世,一進王府便是庶妃,以為就能壓她們一頭,誰知每一次交鋒便輸得難看。庶妃如何,側妃又如何?位份不是最重要的,得不得王爺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平氏低頭看了看手上的帕子,帕子一角繡著一朵蓮花,清雅鮮活,正是她自己的手藝。憑著這手繡活,她得到應煊青睞,初進府時也受過一段時日的寵,但很快便平淡下來了。

看著一個接一個的新人進來,她已經從最初的傷心變成了麻木。她已經預見到了自己的未來,平淡地享受榮華富貴,平靜地生活。除了想要一個孩子,她現在別無所求了。

平淡的生活裏最大的樂趣,就是看那些女人們鬥來鬥去,平氏愛看她們各種嘴臉,精彩之極。

西北總督李鈞回京述職,淩雲也在期間。

皇上在殿上召見淩雲,聽他親口陳述立功經過,又見他一身戎裝十分英挺,眉含遠山,目藏千秋,言談從容淡定,皇上得此良將,龍顏大悅,又有瑞王在旁一力誇獎讚歎,便當即封淩雲為昭勇將軍,賜府弟賞金銀,著他盡快返回邊關,協助鄭總兵守好霄雲關。

這些事都是嫂子王氏告訴方媃的,她來府裏說這些話時,淩雲已經在返回邊關的路上了。來去匆匆,連新賞的府弟也沒來得及看一眼。

“他隻與我們匆匆見過一麵,問起家中諸人是否安好,我本想告訴他你已回王府,一切都好,他卻先言道‘二妹妹回王府之後,怕也不太平,兄嫂還要多多照應’。”王氏道。她的意思是淩雲人在邊關,消息卻這般靈通。

“他又恭賀你哥哥再度升職之事。你哥哥是他回來之前三四日才剛又升了,原來他竟已知曉!”王氏簡直不敢相信。她怎麼能想到淩雲人雖走了,眼線卻早遍布白玉京。既然能把人安排進永王府,別處就更不在話下了。這是方媃是料到的。

方靖確實是剛升了官,如今已是外京營北城門城防分衛所的巡檢官,正八品。原來的協領是連九品都不是的不入流,如今卻一躍升成了正八品,隔級而跳,實屬少見。

淩去的事,方靖的事,方媃心裏都清楚,所以自然也表現不出王氏那般的望驚訝來。

淩家除了淩雲已經沒人了,隻有方家是唯一的親戚,所以王氏這幾天都在忙著幫他布置昭勇將軍府,隻匆匆來王府略坐片刻便又去忙了。

送走了王氏,已是快傍晚了,後宅的一個副管家趙氏領著兩個女裁縫進來了。

“趙大娘,是要做換季的衣服了?”晴兒問。王府四季都按位份做新衣裳,從裏到外一應俱全。

“是啊,晴姑娘,這一天帶著兩位師傅把主子們的尺寸都量好了,隻剩方姨娘了。”趙氏四十多歲,原是賢妃宮裏的,應煊建府後,便被賢妃賞給應煊來管家了。

方媃從書房出來,笑道:“不須量了,還按上次的尺寸便好。”

兩個女裁縫一聽都笑了,道:“還是方姨娘體諒我們,最好伺候了。”她們走了一天,累得腰酸腿疼,女主子們個個眼裏不揉沙子,做肥做瘦,什麼料子,什麼式樣,什麼棉裏,沒完沒了的要求,把她們直累得頭暈眼花。

方媃這裏最簡單,三言兩語便定下了,兩個女裁縫高興得謝了又謝,先回去了,趙氏說她腳疼,便坐下歇會兒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