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和為如初好(2 / 2)

晴兒也忍不住笑,麗兒端茶點進來,看這主仆二人笑得開心,也笑道:“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這話從何說起?”晴兒奇怪得道。

“白側妃進門之時,正趕上咱們姨娘同王爺鬧了別扭,誰也不理誰,所以她根本沒見識過王爺有多寵咱們姨娘,自然以為王府裏她是撥了頭籌,得意洋洋,豈不知那算得了什麼!這兩日王爺與姨娘和好了,她們那邊才算是知道,這王府可不是她們一家的天下。”麗兒解氣得說道。這些日子,她們這些靈犀院的婢子受了不少氣,如今總算舒口長氣。

“麗兒,凡事有盛有衰,如潮漲潮落,最自然不過,前些日你還被那些仗勢欺人的小人氣的哭,今日卻在這裏笑,可怎知將來會不會愁?得意時須淡然,失意時要坦然。”方媃並不覺得與應煊和好,得到寵愛有任何值得高興處。

麗兒聽她這番話,不好意思得低下頭,道:“姨娘說的是,麗兒也不願做那種得意忘形的小人。您放心,咱們靈犀的這幾個人,便是在得意時,也不會像那些人一樣。”

“認真說來,白側妃是新人進門,出身不俗,聲勢自然大些,我們處處都不如她,理應退讓。若硬要用雞蛋去碰石頭,豈不是傻了?”方媃認真對麗兒和晴兒道:“凡我院中的人,出去都要省點事,不要強出頭,爭強好勝。你們把我的話也傳給院裏其餘的人知道。”

“是”兩人行禮。

麗兒出去,晴兒執起紫砂壺為方媃倒了盞岫山銀針茶,才道:“小姐的話婢子們都記著了,隻是有些人實在可氣,比如那劉姨娘,平日井水不犯河水,卻忽然背地裏陷害您。此事說大便大,說小可小,全看王爺如何想,幸虧王爺是明理之人,不然咱們可冤死了。”

方媃細細品了品茶,道:“岫山銀針名不虛傳,我雖不是很懂茶,但也喝的出它的清雅甘醇來。怪不得王爺那麼喜歡,聽說價錢也貴得驚人,看來能喝到它的人,是非富即貴了。”

又品了口茶,她才接著道:“劉雪藍,劉氏,外表看來弱柳扶風,柔情似水般的女子,其實她比尖刻的孫氏更難防範。經此一事,我心裏也有數了,這件事對咱們是福非禍,早早看清一個人,不是有好處嗎?”

“憑她再奸,不過是個丫頭出身。隻是她的兄長劉錫,聽說王爺著意培養,如今是京都以北四十裏外良縣的縣尉。”

“縣尉?幾品官?”

晴兒捂嘴一笑:“小姐您可真是,縣丞才是八品,他一個在縣裏管掌治安捕盜之事的小官,連九品都算不上,隻是個未入流。”

方媃想了想自己看過的書,道:“可千萬莫要小看這個未入流的縣尉,須知,良縣是直屬京都的縣,算京畿防衛重地,天子腳下,那裏官員任免關乎京都安定,朝廷不會不慎重。既然是王爺著意培養的人,他又能擔得起良縣的縣尉,絕非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