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馬車浩浩蕩蕩出了城,徑直朝著盤龍峽穀的方向奔馳而去。
峽穀是開封附近有名的景區,隻是相隔甚遠,一般百姓也沒這條件去那遊玩,有條件去的也都是些官宦子弟大戶人家,甚至包括一些皇親國戚,所以前往這條有名的峽穀的路修的倒還算是平整,馬車在上麵飛奔,也感覺不到太過顛簸。果然如楊仙茅所料想的,盡管他們的馬車奔馳的足夠快,這路也足夠好,但是等他們到了盤龍峽穀的時候已經是黃昏了。
盤龍峽穀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這條峽穀猶如一條盤龍,蜿蜒盤旋在群山之間。四周懸崖峭壁猶如刀砍斧削一般,而一條溪水蜿蜒在峽穀之間,就像一條彎彎曲曲的盤龍似的。
這裏風景奇佳,不僅是因為峽穀兩邊風景秀麗,景色宜人,同時還因為這條河的河水特別清澈,而水又特別深,幾乎沒有人能夠潛水到底部去查看。
這條河從上遊綿延數百裏流淌到這裏,在流進峽穀之前,河麵還是比較寬闊的,水量很大。但是流進峽穀之後,因為峽穀兩邊山勢陡峭,河道很窄,使得大量的河水在這兒被擠成了一條窄窄的溪水,實際上也不是山間溪所能比擬的。
但是河水並不湍急,隻因為這河道特別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進入峽穀之後水由寬變深,所以能容納的下。當地的漁民曾經試圖潛到溪水的底部,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做得到,因為水太深了,遊到下麵之後抬頭連光線都看不見,四周漆黑一團。潛下去的漁民肺裏的空氣已經幾乎消耗殆盡,不得不又重新冒了上來。
也正是因為這個,使得這條溪名聲在外,他就像飛在上的盤龍似的,可以想見卻無法真正看到他的容貌。
他們的馬車是沒辦法直接到峽穀邊的,要在峽穀驛道以外停下,然後步行下山,才能來到峽穀邊上。
從這峽穀的上遊坐船順流而下,便可以遊覽整個峽穀,峽穀長有二三十裏路,水勢平緩,一路遊蕩下去大概也要兩三個時辰,可以欣賞沿路風景。隻不過他們到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要乘船就隻能有夜景了,而這峽穀簡直是一線,在晚上遊峽穀能看見的,隻怕除了上的幾顆星星什麼也看不到。兩邊的懸崖上還時不時的傳來不知道是什麼野獸的鳴叫,而兩岸的風景是看不清楚的。
花有影早已經想好了對策,那就是,現在在峽穀外的河灘上紮下帳篷露營,等到第二亮再乘船遊覽峽穀,並開社出題相互考較,下午時分遊覽完畢,酒也喝得差不多,便可以乘車返回了。
除了留下幾個仆從在官道上看馬車之外,其他的仆從和護衛費力的把大大的包裹從馬車上卸下來,背在背上,跟著歡呼雀躍的兩位郡主和花無香姐弟下了蜿蜒崎嶇的山路,前往峽穀口。
他們來到峽穀邊時已經看不見太陽了,不過還比較亮,因為太陽還沒有沉到山下麵去,隻是已經被陡峭的山峰擋住了。
花有影走的太快,有些喘息,但是很高興,吩咐仆從道:“快快,趕緊的,原地紮營,太陽快要落山了,太陽一旦落山,我們紮營就看不清楚了,快點。”
古人紮帳篷過夜很常見,因為古代的交通工具太落後,而道路交通又極其的不發達,往往一無法到達目的地,這時候就需要在半路露宿。如果有村莊借宿倒也可以,但如果附近沒有村子,或者是隨行的人員比較多,無法借宿,那就隻有紮帳篷過夜了。
而喜歡外出遊玩的人紮帳篷就更常見了,花有影和花無香姐弟倆是很喜歡外出遊玩的,因此家中準備有這樣的帳篷,兩位郡主雖然沒有做這方麵的準備,但花有影他們已經準備了。當下,這些仆從手腳麻利的很快便把一頂頂帳篷在河灘邊的草地上紮了起來,並且在圍著的一頂頂帳篷中間架起了一叢篝火。
篝火可以燒烤,吃東西喝酒,同時還可以驅趕野獸,而且盡管現在是夏,但是在這深山峽穀裏,氣溫到了晚上還是比較低的,有篝火還可以取暖禦寒。
對於兩位郡主來這圍著篝火可是有許多樂趣的,她們對這種外出露營燒烤當然是經曆過的。因為跟著皇上或者王爺父親外出打獵遊玩時,就是需要紮營升起篝火燒烤的,她們對此輕車熟路,拿著叉子插了一塊撒上了香料的肉,在篝火上燒烤,一邊烤一邊興奮地議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