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故地重遊(2 / 2)

文馨在一家胭脂水粉店門前站住了,怔怔地望著。

店小二上前招呼,她並不理睬,隻是怔怔地望著那店鋪,半晌,才輕歎一口氣,又接著往前走。

楊仙茅跟在他身邊,聽他似乎在喃喃自語,又好像在跟楊仙茅說話:“那年中秋,我跟母後去親王家赴宴,宴席的間隙,我偷偷帶著兩個宮女跑出來,便是到這裏來買了胭脂水粉。雖然這的胭脂水粉斷不如皇宮裏的,可要的就是這種自己上街買東西的感覺。現在回想起來,往事還曆曆在目。”

楊仙茅沒有回答,他也知道這時候其實是不需要他回答的,他隻需要做一個好的聽眾就可以了。

經過一家涼粉鋪,文馨又站住了,似乎在自言自語的說道:“這裏的涼粉特別好吃。有一年夏天,我陪母後跟著父皇出去打獵,路上,我卻帶著貼身宮女,女扮男裝跑進城找吃的,便是在這家涼粉鋪吃的。這涼粉在酷夏裏吃是上好的,隻是現在已到了深秋,或許就沒有那種感覺了。”

楊仙茅見她說得傷感,便笑笑說道:“或許深秋時吃,反倒有另外一種滋味呢。我聽說有些人還刻意的在冬天從南方買西瓜來吃呢,在冰雪地裏捧著西瓜吃,感覺很奇異。又有些人,在大夏天裏,圍著火爐涮著火鍋,吃得汗流浹背的,那也是很開心的。”

文馨聽他說這話不由有些心動,說:“你的意思是說就算現在已經很冷,我們卻還可以吃著涼粉嗎?”

楊仙茅指著店鋪裏坐著的幾個正在吃涼粉的人,說道:“看看他們就知道是不是美味了。”

文馨扭頭瞧去,果然見到幾個人吃得嘖嘖連聲,似乎餘味無窮,不由更是心動,說:“我倒沒在這麼冷的天吃涼粉,要不我們去試試?”

楊仙茅點頭,兩人邁步進了涼粉鋪。這涼粉鋪是個夫妻店,並沒有請夥計,那婦人就是跑堂,笑嗬嗬過來招呼兩人坐下。

涼粉鋪裏坐著的幾個人被白衣如雪的文馨那超凡脫俗的清純所震撼,不時拿眼偷瞄他,還低聲議論著,神情滿是讚歎。

楊仙茅點了兩碗涼粉,然後跟文馨有滋有味地吃了起來。

文馨先抿了一小口,柳眉微蹙,似乎一時還不能適應這麼冷的天吃涼粉。不過,隨即她的嘴角便綻開了一絲溫柔的笑容。

又舀了一勺送進了嘴裏,美目微合,慢慢的品味著。楊仙茅便知道她已經開始感覺到這種另類的美食感覺了,便展顏一笑低聲問道:“怎麼樣?味道不錯吧。”

“感覺怪怪的。不過,剛開始的時候不好吃,再吃幾口,就覺得很是新鮮,味道一如既往的美味。”

兩人正吃得高興,互聽得有人進來,笑嗬嗬說道:“這位客官,可需要字畫嗎?”

楊仙茅隻見一個十七八歲的書生腋下夾著幾個卷軸,手裏捧著一個卷軸,臉色漲紅地對他說著。而他身後還有另一個書生,同樣也是夾著幾個卷軸正陪笑瞧著他。隻是那書生年紀要大一些,大概有三十開外了。

楊仙茅自己對字畫是沒有什麼興趣的,不過文馨很精於此道,而現在文馨回到錢塘之後似乎很有些傷感,便想分開他的注意力,找些事來分開注意力,於是便招手說道:“好呀,拿來我瞧瞧。”

那書生聽了之後,趕緊將手裏的卷軸遞了過去,漲紅著臉望著他。

楊仙茅將那卷軸展開,卻是一幅字,寫的是一首詩。詩曰:

年少嗟羈旅,煙宵進未能。

江樓千裏月,雪屋一龕燈。

遠信憑邊雁,孤吟寄嶽僧。

爐灰愁擁坐,硯水半成冰。

楊仙茅對書法倒沒有什麼更深的印象,不過這首詩所展現的客居他鄉的愁思,卻讓他心生感觸,瞧那書生,見他衣著樸素,卻不如何奢華,便笑著問:“這首詩是你寫的?”

“正是在下塗鴉之作,兄台願意買下嗎?”

楊仙茅好奇地問他:“瞧你衣著不算簡樸,應該不是窮困之人,為何要賣字為生?”

那少年書生頓時漲紅了臉,一把搶過卷軸說道:“要買便買,休得多問!”說罷,轉身就往外走。

從他進來,一直到他氣惱要離開,文馨一直低頭吃著涼粉店,不看他半眼,但見他惱羞成怒拿著卷軸要走,忽心中一動,心想這書生倒是有幾分傲骨,或許當真是為情勢所迫,這才被迫賣字,就像當初自己為了答謝楊仙茅救命之恩而作畫出售一般,心中升起了同病相憐的感覺。於是,放下手中的湯勺說了一聲:“回來!我要買你的這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