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S?霍伊特先生,休頓?米夫林公司教育部門的主管,美國最偉大的出版者之一。他曾在我的課上說,在很多優點中,“你必須把自己置身於別人的位置之上,了解他的觀點。”
你有權對自己感到興趣,因為你才是自己命運真正的掌舵者。當然,別人也有他們的權利,若你不尊重他們,你就自擋其路,影響自己的前進的腳步。
個性應該得到發揚,但過度的運用則會導致失敗。若不能在一定程度上站在別人的位置,用他的眼睛看事情,耳朵來聽,我們就不能去評判一個人。你不可能完全這樣做,但你可以對別人的觀點有適當的了解。
大多數的求職者對自己過於關注,而忽視了雇主。他們強調自己的願望,幻想著讓一切條件順應自己的想法。他們過於頻繁地使用“我”這個詞,就像政治說客一樣,在開始演講之時,喜歡用“我”開頭,最後有以“我”結尾。
幾年前,一位主流報紙的編輯語帶諷刺地說,他不能出版一些演講者的文稿,因為他們沒有使用足夠“我”這個詞。
你是否有留意過日常的對話,在不到三言兩語的對話之中,“我”這個詞就會不由自主地彈出喉嚨。諸如“我認為”、“我知道”、“我感覺”這些話語使用的頻率是非常之高的。當然,你有權利去思考、了解、感知。但你所想、所思、所感若不能與別人的所思、所想、所感和諧,其價值亦是不大。
一人的想法不保險,集思廣益才是正道。
在這個世上,獨創是不多見的。許多偉大的成就都是經驗的結果,這其中也包含著別人的成果,吸收別人的觀點與知識。
偉大之人運用自己所能掌握的知識,把大眾的知識融入自己的能力之中,創造出為大眾有益的事情。
沒有任何一位商業巨頭能夠獨自成功。在他周圍,環繞著許多能幹的顧問,盡管他做出最後的決定,投下關鍵的一票。但他所說與所做的也並非是純粹他自己的觀點,他綜合別人的意見,並有能力去運用別人所知的,與自己的見解相融合。
我並非說,你應該將自己的個性束之高閣,不應主動去思考與行動。我說的是,特別是當你初涉商界,你在別人手下工作、或是在別人的幫助之下會更為保險,這比起你獨來獨往,隻是依靠自己的經驗支持自己。
若你想成功地走向成就之路,最好還是學學尾隨別人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