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人際資源,按其重要性來看,第一是同學資源。現在社會上同學會很盛行,僅北京大學,各種各樣的同學會就不下幾百個,據說其中有一個由金融投資家進修班學員組成的同學會,僅有200餘人,控製的資金卻高達1200個億,殊為驚人。據說是中國最好的工商管理學院之一的上海中歐工商管理學院,除了在上海本部有一個學友俱樂部外,在北京還有個學友俱樂部分部。人大、北大、清華等名牌大學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都有同學會或校友會分會,在這些地方,形形色色的同學會多如恒河沙數。
周末的時候,到北大、清華、人大等校園走走,會發現有很多看上去不像學生的人在裏麵穿梭。其中有許多人是花了大價錢從全國各地來進修的。學知識是一方麵的原因,交朋友是更重要的原因。對於那些"成年人班",如企業家班、金融家班、國際MBA班等班級的學生,交朋友可能比學知識更加重要,有些人惟一的目的就是交朋友。一些學校也看清了這一點,在招生簡章上就會明白無誤地告訴對方:擁有ΧΧ學校的同學資源,將是你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在創業專家研究的上千個創業者案例中,有許多成功者的身後都可以看到同學的身影,有少年時代的同學,有大學時代的同學,更有各種成人班級如進修班、研修班上的同學。一位創業者在接受創業專家的采訪時說,他到中關村創立公司前,曾經花了半年時間到北大企業家特訓班上學、交朋友。他開始的十幾單生意,都是在同學之間做的,或是由同學幫著做的。同學的幫助,在他創業的起步階段起了很大的作用。
實際上,同學之間本來就有守望相助的義務,在現今這個時代,帶著商業或功利的目的走進學堂,也並沒有什麼不妥當。
同學之間因為接觸比較密切,彼此比較了解,同時因為少年人不存在利害衝突,成年人則大多數從五湖四海走到一起,彼此也甚少存在利害衝突,所以友誼一般都較可靠,純潔度更高。對於創業者來說,是值得珍惜的最重要的外部資源之一。
與同學相似的,是戰友;可以與同學和戰友相提並論的是同鄉。共同的人文地理背景,使老鄉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曾國藩用兵隻喜歡用湖南人,中國曆史上最成功兩大商幫,徽商和晉商不管走到哪裏,都是老鄉拉幫結派,成群結夥的。正是同鄉之間互為犄角,互為支援,才成就了晉商和徽商曆史上的輝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幾乎所有商業繁盛之地,其最惹眼、最氣派的建築不是徽商會館,就是晉商會館。會館者,老鄉交遊約會之館也。如今,一個人要外出創業,比如一個湖南人要到深圳創業,或者一個福建人要到紐約創業,老鄉眾多仍然是最有利條件之一。這是近年來各地同鄉會風起雲湧的原因。同學資源和同鄉資源,可並稱為創業者最重要的兩大外部資源。
第二是朋友資源。朋友應該是一個總稱。同學是朋友,戰友也是朋友。老鄉是朋友,同事一樣是朋友。一個創業者,三教九流的朋友都要交,談得來,交得上,就好像十八般兵刃,到時候不定就用上了哪般。朋友尤如資本金,對創業者來說是多多益善。"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是至理名言。一個創業者如果不能交朋友,沒有幾個朋友,肯定隻有死路一條。創業專家認為,人際交往能力應列在創業者素質的第一位。
所以我們說,創業的過程就是創業者整合各種資源的過程,一方麵是從創業的角度對擁有的各種資源進行重新的排列和評估,另一方麵通過整合各種資源為創業的順利進行創造必要的條件。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性,就是我們在評估創業資源中時,發現我們所能支配的資源還達不到可以支撐創業的條件,那麼,我們最好的選擇是先緩緩,繼續資源的積累。這裏就最重要的一點,即為創業儲備社會關係資源給大家一些啟示。